黄山区2025~2026学年教研工作计划
黄山区2025~2026学年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素养导向,发展素质教育。持续推进新教材的培训与使用融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发挥骨干教师、高级教师等示范引领作用,全面锻造教师队伍,推进区域教研共同体建设,助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工作重心
(一)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育教学
不断完善建立健全学校党组织抓思政课工作机制,每学期至少专题研究1次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作为思政课建设第一责任人,每学期都要走进课堂听课讲课。紧密联系我区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通过思政名师工作室、课题研究,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每学年开展1次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集中培训,每学期开展1次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研活动,深入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课立德树人实效。
(二)推进区域教研共同体建设
依据《黄山区义务教育区域教研工作实施方案》,推进区域联动、校际携手、城乡一体、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大教研格局。区教育局继续加大对义务教育5个教研共同体的管理与指导。各教研体牵头校主动作为,各成员校积极配合与参与,教研体内各校形成合力,结合教研体各成员校实际,借助名师工作室、课题研究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研活动,发挥高级教师、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不断强化区域教学教研,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区域薄弱学科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我区城乡一体化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落实开足开齐开好各类课程
我区正常将于明年上半年接受优质均衡县国家级评估,教育教学质量指标达标是优质均衡县验收的前置条件。各校要认真研究优质均衡验收的各项指标和《安徽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开足开齐开好各学科课程,特别是道德与法治、音体美、科学、劳动等考查学科,教师要按课表上课。各校要查找教学质量差距,减小校间差异系数,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职和相对稳定兼职的教师队伍,重视学料的各类培训和教学教研活动,确保各学科教学质量优质均衡发展。
(四)抓实抓好教学教研工作管理与实施
一是通过推门听课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教研室、各教研体和各中小学分别通过常态化推门听课和教学视导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与评价等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把教学常规工作做细做实,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是通过新教材培训落实新课标理念。通过各级教研部门组织开展的新教材线上线下培训,各教研体或学校加强二次培训力度,帮助广大学科教师清楚各学科相关年级新旧教材变化,准确把握新教材的理念和要求,用好新教材,落实新课标,践行新理念,赋能新课堂,不断提升常态课教学质量和水平。三是通过课题研究与管理提升学校内涵发展。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强对课题研究的专业指导,按照《黄山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开展省市课题申报、立项课题开题、课题中期检查及立项课题结题工作。期间各课题组按照课题实施方案和计划扎实开展课题研究,树立目标和成果导向,加强课题研究成果凝练与推广应用。四是通过开展各类教研活动为教师搭建交流与合作互助平台。通过教研室、教研体及名师工作室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如思政一体化、主题教研、幼小衔接、送教下乡、人工智能、课题研究等活动,充分发挥高级和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城乡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并通过组织开展优质课、教育教学论文等评选活动,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有助于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积累教学经验、拓宽教学视野、改进教学方法、提升专业技能。
(五)继续推进双减工作的全面落实
落实“双减”政策下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作业设计与实施办法。继续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加强作业管理,优化作业形式和类型,鼓励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分层分类布置作业,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加强作业评改反馈,布置的书面作业全批全改,提高教师作业设计与命题能力。
(六)开展“悦读黄山•书香徽州”阅读行动
按照黄山市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暨“悦读黄山・书香徽州” 阅读行动要求,各校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氛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加强校园读书环境建设,阅读条件不断改善;全学科、跨学科阅读广泛开展,科普教育深入实施,校内外阅读氛围更加浓厚;提倡师生共读、名家领读、亲子阅读,在全区广泛深入开展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
(七)推进语言文字工作的开展
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组织开展并发挥 “推普周”整合引领作用,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有效衔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将推普周宣传活动与日常工作有机融合,鼓励学校用好智慧教育平台等载体,拓展推普活动的领域和范围,促进推普工作的广泛性、持续性、实效性。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学校的主阵地作用,开展学前儿童普通话教育、中华经典诵写讲、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啄木鸟行动、普通话水平培训与测试等活动。同时推动区级语言文字治理联合执法。
(八)抓好落实综合素质评价
完善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有机结合的评价制度,各校全面负责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为学生素质评价五个维度提供社会实践机会,丰富申报实证材料内容;要注意时间节点,确保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有序、有效运转。
三、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学前教育
1. 组织参加学前教育教研改革项目培训(9~10月);
2. 组织参加全市园本经验分享活动(11月);
3. 继续做好全省皖美课堂教研活动(10~12月);
4. 开展学前联盟教研活动(9~12月);
5. 继续开展章昱雯名师工作室、姚美芳名班主任工作室教研活动(9~12月);
6. 开展学前教育法案例征集活动(12月);
7. 开展幼儿阅读活动(待定);
8. 结合青蓝结对工程,发挥高级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开展推门听课活动(9~12月);
9. 指导开展好安徽省幼小衔接项目基地园活动;
10. 配合并安排好上级教研部门布置的学科教科研工作。
小学语文
1. 组织参加人教版小学语文新教材省级培训活动(8月);
2. 组织开展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活动(8月);
3. 组织开展全区一年级语文教师幼小衔接研讨活动(8月);
4. 开展全区人教版小学语文二三年级新教材使用培训(8月);
5. 组织参加全市小学语文2025年新教材教学培训活动(9月);
6. 开展二三年级新教材使用情况调研(10月);
7. 组织开展新教材教学交流研讨活动(11月);
8. 听课调研与指导工作(9~12月);
9. 参加上级教研部门组织的各类活动(9~12月)。
小学数学
1. 组织参加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省级培训活动(8月);
2. 开展全区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全员培训活动(8月);
3. 组织参加全市人教版新小学数学教材培训活动(9月);
4. 开展区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活动暨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关键课”研讨活动(10月);
5. 开展区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活动暨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式综合实践教学研讨活动(11月);
6. 组织参加全市区县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教学交流研讨活动(11月);
7. 开展黄山区小学生“趣玩数学”活动(11月);
8. 开展小学数学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10月~12月);
9. 协助各片区开展小学数学专题教研活动(9月~2026年1月);
10. 听课调研与指导工作(9~12月);
11. 期末检测及相关工作;
12. 组织参加上级教研部门开展的各类活动。
中小学英语
1. 组织参加中、小学英语新教材省级培训活动(7月);
2. 组织开展全区三、四年级英语新教材培训(8月);
3. 开展全区三、四年级英语新教材使用情况调研(9~10月);
4. 组织参加全市三年级、七年级英语新教材培训(10月);
5. 中小学英语常态听课调研与指导工作活动(9~12月);
6. 开展中、小学英语“送教下乡”(11月);
7. 开展初中英语期末质量检测相关工作。
8. 组织参加上级教研部门开展的各类活动。
初中语文
1. 组织参加初中语文新教材省级培训活动(7~8月);
2. 组织参加全省初中语文学科作业设计大赛(8月);
3. 组织参加全市初中语文新教材培训活动(9月);
4. 开展送教下乡活动(10月);
5. 听课调研与指导工作活动(9~12月);
6. 组织开展全区初中期末质量检测相关工作(2025年2月);
7. 完成上级教研部门和区局里布置的其他教研工作。
初中数学
1. 组织参加人教版初中数学新教材省级培训活动(7月);
2. 组织参加全市初中数学新教材市级培训活动(9月);
3. 开展城乡初中教研共同体初中数学教学开放日活动(10月);
4. 听课调研与指导工作活动;
5. 完成本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相关工作;
6. 组织参加上级教研部门开展的各类教研工作。
初中物理
1. 组织参加省市初中物理新教材培训(8月);
2. 开展九年级物理新教材使用暨跨学科实践教学研讨(9月);3. 开展乡村初中物理教学现状调研(10月);
4. 初中物理名师工作室活动:趣味实验创新与实验改进研讨;省、市级初中物理课题研究活动(9~12月);
5. 城乡初中教研体暨初中物理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课后小实验创新制作交流(12月);
6. 听课调研与指导工作(9~12月);
7. 组织完成期末考试工作,参加上级教研部门组织的各类活动。
初中化学
1. 组织参加人教社初中化学新教材网络培训工作(7~8月);
2. 组织初中化学教师线上参加2025年安徽省义务教育化学学科作业设计点评活动(9月);
3. 组织开展初中化学名师工作室主题教研活动(9月);
4. 参加安徽省教研基地化学青年教师学术研讨活动(9月);
5. 组织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11~12月);
6. 听课调研与指导工作(9~12月);
7. 开展城乡初中教研体暨初中化学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12月);
8. 组织完成期末考试工作,参加上级教研部门组织的各类活动。
初中生物学
1. 组织参加初中生物学新教材省级培训工作(7~8月);
2. 组织参加初中生物学优质课评选及观摩活动(9月);
3. 组织开展初中生物学新教材使用培训(9月);
4. 组织参加全市初中生物学新教材培训(9月);
5. 支持黄山二中教研基地校研究工作及省级课题“解码乡土基因:初中生物学的在地化探究实践”开题及研究工作及(全学期);
6. 听课调研与指导工作(全学期);
7. 组织开展全区期末质量检测相关工作;
8. 完成上级教研部门和区局里布置的其他教研工作。
小学科学与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
1. 组织参加全市小学科学新教材培训活动(8月);
2. 会同区科协组织参加黄山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第二次会员大会(8月);
3. 组织参加全市劳动教育教研活动(10月);
4. 开展小学科学教研活动(10或11月);
5. 开展区级劳动教研及综合实践活动教研活动(12月) ;
6. 劳动名师工作室、市级劳动课题研究活动(9~12月);
7. 会同区科协组织参加区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暂定12月);
8. 参加上级教研部门组织的各类活动。
中小学道德与法治
1. 2023年立项市级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题结题(8~9月);
2. 组织开展全区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使用培训(9月);
3. 组织参加全市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9月);
4. 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研活动(10月);
5. 组织开展中、小学思政名师工作室活动(9~12月);
6. 2025年立项市级小学道德与法治课题研究活动(9~12月);
7. 片区教研及送教下乡活动(9~12月);
8. 参加上级教研部门组织的各类活动。
初中历史
1. 参加初中历史省级新教材培训(8月);
2. 组织参加市级实践案例征集活动(8~9月);
3. 组织开展全区初中历史新教材使用培训(9月);
4. 组织参加全市初中历史新教材使用培训(9月);
5. 2024年立项市级课题研究活动(9~12月);
6. 开展名师工作室交流活动(11月);
7. 参加上级教研部门组织的各类活动。
初中地理
1. 组织参加初中地理省级新教材线上线下培训(7月);
2. 2023年立项市级课题结题(8~9月);
3. 参加上级教研部门组织的各类活动。
中小学心理健康
组织参加省、市教科院布置的学科教科研工作。
中小学信息科技
1. 组织参加2025年安徽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师培训(8~9月);
2. 做好信息科技学科中考改革相关宣传工作;
3.协助组织参加2025年师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9~10月);
4. 听课调研与指导工作;
5. 完成上级教研部门和区局里布置的其他教研工作。
中小学音体美
1. 组织参加中小学音乐、体育、美术新教材省级培训(7月);
2. 组织参加初中体育与健康新教材市级培训会(8月);
3. 组织开展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新教材培训活动(10~11月);
4. 组织参加黄山市第二届青少年跳绳比赛(10月);
5. 开展全区体育与健康“送教下乡”活动(时间待定);
6. 听课调研与指导工作(9~12月);
7. 开展区内音乐美术教研活动;
8. 完成上级教研部门和区局里布置的其他教研工作。
少先队教研活动
1. 会同团区委开展全区少先队优质课评选活动,并组织参加全市少先队优质课评选活动;
2. 参加上级教研部门组织的各类活动。
教科研规划与课题管理
1. 组织2024年立项的市级课题中期检查和2025年立项的市级课题开题工作(7月);
2. 开展2023年立项的市级课题结题鉴定与上报工作(8~9月);
3. 做好今年立项省级课题的开题工作(时间待定);
4. 做好立项省市级课题的常态化督查工作(本学期)。
皖教云平台和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区级管理
1. 完成全区上半年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整理遴选、评定与审核工作(7-8月);
2. 皖教云平台师生注册工作(9月)及日常管理与问题答疑;
3. 督促指导各初、高中学校及智慧学校示范校进行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工作(12月)。

皖公网安备 34100302000001号
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