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45395/202510-00004 信息分类: 负责人解读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黄山区教育局 发布日期: 2025-10-20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无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负责人解读】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局长汪雷春解读《黄山区2025~2026学年教研工作计划》

作者:黄山区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5-10-20 19:23 信息来源:黄山区教育局 阅读次数:

该工作计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核心任务,旨在通过系统化、一体化的教研改革,推动黄山区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计划呈现出 “一个中心、三大支柱、八大路径” 的清晰架构。

一、 核心导向:以“立德树人”与“优质均衡”为双核驱动

强化根本任务: 全文将“立德树人”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尤其强调通过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文化思想融入、党组织深入参与等方式,确保教育的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观引领。

瞄准目标: 计划直面“优质均衡县国家级评估”这一核心目标,所有工作部署均服务于提升区域整体教学质量、缩小校际差异,最终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跨越。

二、 三大支柱:支撑区域教育发展的战略基石

教师队伍专业化: 计划高度重视教师,特别是骨干和高级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青蓝工程”、名师工作室、分层分类培训、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构建一套教师专业成长支持体系,为教育质量提升提供人才保障。

教研体系一体化: 着力构建“区域教研共同体”,打破校际壁垒,形成“城乡一体、优势互补”的大教研格局。此举旨在盘活区内教育资源,将优质教研力量辐射至薄弱学校和学科,是实现“优质均衡”的关键机制创新。

课程教学现代化: 一方面,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足开齐开好课程),特别是加强体美劳等薄弱环节;另一方面,积极拥抱变革,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研、新教材与新课程理念落地,优化作业设计,体现了守正与创新相结合的特点。

三、 八大实施路径:重点工作任务详解

计划提出的八项工作重心,是上述理念的具体化:

(一)思政教育系统化: 从工作机制(党组织负责)、到师资培训、再到教学研究,构建了全链条、一体化的思政工作体系,确保思政教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教研共同体实体化: 明确了牵头校与成员校的责任,旨在让教研共同体从“形式组合”走向“实质运作”,真正产生合力。

(三)课程实施规范化: 以“优质均衡评估”和省级办法为依据,具有很强的约束性,旨在纠正实践中可能存在的课程打折现象,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研管理精细化: 通过“推门听课”抓常规、新教材培训促理念更新、课题研究提内涵、多样活动搭平台,构成了一个覆盖日常教学、教师发展、学校治理的精细化管理闭环。

(五)“双减”工作深化: 将重点放在“作业设计”这一核心环节,强调将其纳入教研体系,体现了减负与提质并重的思路。

(六)阅读行动品牌化: “悦读黄山·书香徽州”是一项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行动,通过营造氛围、师生共读、亲子阅读等,旨在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

(七)语言文字工作常态化: 将推普周与日常工作、乡村振兴、智慧平台相结合,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从运动式走向常态化、制度化。

(八)综合素质评价实质化: 强调完善评价制度,并要求学校为学生创造丰富的社会实践机会,旨在让综合素质评价不再停留在纸面,而能真实反映学生成长过程。

四、 主要特点与创新

系统思维显著: 计划各项内容环环相扣,如将思政建设、教研共同体、“双减”、阅读行动等串联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服务于育人目标。

问题导向明确: 直面城乡差异、薄弱学科、教师专业水平不均等现实问题,并设计了针对性的解决路径。

机制创新突出: “区域教研共同体”是最大的机制创新点,旨在通过结构性改革激发内生动力。

注重融合赋能: 强调人工智能与教研的融合,传统文化(阅读、语言文字)与现代教育的融合,体现了开放与传承的视野。

总结而言, 该工作计划是一份目标清晰、路径详实、举措有力的行动蓝图。它清晰地传达了黄山区在未来两年将通过强化价值引领、创新教研机制、赋能教师队伍、深化教学改革四大策略,系统性推动区域教育质量整体提升,为迎接国家评估和实现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