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45571/202412-00008 信息分类: 规划计划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国土资源、能源,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公民,其他,DOC,其他,其他,其他 发文日期: 2024-12-13
发布机构: 黄山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发布日期: 2024-12-13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黄山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谋划

作者:黄山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发布时间:2024-12-13 09:42 信息来源:黄山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阅读次数:

2024年,黄山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市局党组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锚定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科学谋划、真抓实干、砥砺奋进,全面履行自然资源保障和发展职责,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初步取得了预期成效。现将我局2024年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谋划汇报如下: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政治建设。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扎实做好审计、督察、检查反馈问题整改,推动上级部署在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落地生根。加强组织建设。狠抓责任体系,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坚持党建带工青妇工作,支持群团组织依据各自程开展活动,丰富干部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巡察整改。先后召开3次巡察整改领导小组会、7次整改工作调度会,对照台账逐项落实,及时解决整改难题,对整改工作的进度、质量、效果全程跟踪检查;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专题会议(警示教育会议)2次、警示教育交流研讨1次、参观警示教育基地1次,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廉政谈话、班子成员与分管部门负责人廉政谈话共15次;全面排查廉政风险点,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开展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集中整治,常态化做好日常监督执纪问责,干部作风持续向好。

(二)建立耕地保护新机制。开展流失耕地恢复,找回耕地2788亩,全区耕地面积13.5405万亩,较上年增加100亩。开展耕地恢复工作,制定《黄山区2024耕地恢复工作实施方案》,压实乡、村两级主体责任,强化压力传导、推进落实;截至10月底确定恢复图斑302个总面积1032.76亩,目前已完成图斑整改130个、面积315.91亩。实施补充耕地项目,2024年共实施新增耕地项目5个,目前已形成耕地占补平衡指标120亩。推进实施增减挂钩项目,2024年计划实施增减挂钩项目,拆旧16个地块面积81.4亩建设用地,建新区13个地块面积74.7亩。目前第一批次拆旧区复垦已通过市级验收,第二批次区政府已批准实施方案,拆旧区已完成招标并开工建设。加快“非粮化”问题耕地图斑整改,总量31个面积181.86亩,已完成整改图斑13个,面积42.13亩。

(三)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供给。提高用地保障能力,上报新增建设用地563.67亩,已获批准529.317亩,解决郭村110千伏变电站、经开区精酿啤酒、Y256墩东路(嶺望大道段)改扩建工程项目、黄山市太平湖风景区旅游综合能力提升工程等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做好土地供应,1-10月共出让土地57宗面积141.98亩,实现土地出让收入1.28亿元(目前已入库1.06亿元);划拨土地25宗427.48亩;征收集体土地9宗149.68亩;收储国有土地5宗168.27亩。推进临时用地复垦,督促池黄高铁3个标段抓紧按照复垦方案进行复垦复绿,同时对历史遗留的临时用地和池黄高铁各标段每个地块进行现场指导复垦,目前已完成外业核查验收5个。深化“五未”低效用地处置,处置批而未供土地238.51亩,处置闲置土地217.83亩,配合太平经开区处置工业低效用地148.71亩。

(四)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推进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面完成黄山区14个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专家评审,62个村庄规划专家评审。积极配合黄山、太平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完成前期调研及相关基础资料提供。完成地块详细规划4片区编制并通过区政府批复;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4片区通过市资规委会并积极推进报批相关工作,其中2片区已通过省级专家评审。组织完成40个项目规划评审会、50个项目规划方案审查以及24个项目施工图规划复核。强化规划管理服务,组织召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委员会议6次,审议城乡规划议题20余项。

(五)提升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组织专家对黄山北麓地热资源勘查项目进行充分论证,对项目前期第一阶段(地面调查阶段)圈定的物探异常验证区实施了第二阶段(钻孔验证)工作,实施了两个地热勘探孔,水质全分析已正在测试中。积极推进上洛桥建筑用花岗岩矿开采规划区块采矿权新立前期工作,委托地勘单位编制了可行性方案。完成《黄山区规范工程建设采挖砂石土资源管理办法》初稿编制、征求意见及合法性审查等工作,待完善相关内容后报请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并发布实施。

(六)扎实推进自然资源保护。加大案件查处力度,截止10月份,已立案调查自然资源违法案件12件;落实完成常态化扫黑除恶“打早除小”专项行动摸排工作;开展土地矿产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完成2024年第一、二季度土地矿产卫片核查整改上报工作。积极推进落实省委巡视反馈19宗卫片挂账问题的整改,目前已完成整改17宗(整改比例89%),剩余2宗目前正按照整改时序要求推进落实中。开展“大棚房”问题排查整治工作,对下发的疑似图斑,认真开展内、外业核查,未发现存在改变设施农用地用途问题。

(七)筑牢地质灾害防治安全防线。完成了乌石镇地里溪村鸭脚树组横排路崩塌地质灾害搬迁避让项目,已通过验收并拨付补助资金6万元;完成2024年度仙源镇弦歌村三联组中坞崩塌地质灾害搬迁避让项目申报;完成黄山区太平湖镇南安村柳家梁组滑坡等4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市级终验;完成15处地质灾害排危除险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及竣工初验;有序推进14处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积极申报2024年度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及排危除险项目,省厅已下达我区2024年度地质灾害排危除险项目20处补助资金174.23万元;10处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已纳入地质灾害防治资金项目储备库,核定项目概算1084余万元。

(八)完成确权调查登记目标任务。扎实开展日常变更及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完成2023年年度变更调查2681个图斑和自主提取约400个图斑复核上报;完成全区2024年前三季度日常变更864个图斑外业调查举证。开展黄山区城区14.82平方公里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工作。推进农村确权登记有序进行,2024年度农房类登记办理856笔,发放证书830本,常规化办理集体土地所有权首次登记1件,集体土地所有权变更登记3件,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首次登记11件。

(九)创优一流营商环境。做好不动产登记日常工作。1-10月,共办理各类不动产登记8408件,颁发不动产权证书6089本、证明2368份,超70%的常规件实现了1个工作日办结。办理查询类业务6507件,其中线下窗口查询262件,查询机查询67笔,线上查询6178次。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强化部门信息共享,完成住建网签备案与预告登记同步办理业务297笔,实现水电气联动过户。全面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实现9家开发企业商品房“交房即办证”和一般件转移、抵押的“全程网办”。2024年共办理了“交房即办证”395笔、一般网办转移登记118笔、网办抵押登记1094笔、查解封登记网办19笔。常态化完成“验收即办证”、“交地即办证”4笔。办理带押过户34笔,涉及卖方贷款金额1638.4万元。完成32处公房和4个转用项目(安凯、西岸、绿地展示中心、荣盛售楼部)办理不动产权证工作及过户手续。免收小微企业不动产登记费,共受理申请减免小微企业登记费132件5.734万元。2024年度不动产登记领域营商环境考核成绩总体排名靠前,提升明显。加快项目建设服务。审查批复完成41个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核发5个项目《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10个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7个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2个项目《建设工程规划核实合格证》、6个项目《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我局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为:落实耕地保护等相关工作进度不快,耕地恢复进展缓慢。土地开发利用压力较大,受宏观因素影响,土地开发利用年度任务完成不够理想,建设用地供应、低效用地再开发等工作完成量不及去年同期。应开未开和应竣未竣项目逐渐增多,问题项目处置推进进度不快。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难度较大。土地出让方面,随着近三年经营性用地供应量不断下跌,土地出让收入也在逐年下降。

二、2025年工作谋划

(一)加强党建引领。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用改革精神推动自然资源工作,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树牢“实干家”选人用人标尺,锻造过硬干部队伍。

(二)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体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及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以“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为基础,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完成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审批,同时完成村庄规划审批工作。严格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优化农业和生态布局。全面完成中心城区甘棠城区8个单元的详细规划编制和报批工作,着重推进耿城镇、仙源镇等14个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报批工作。

(三)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全力推进流失耕地找回;结合乡镇发展需要,编制2025年耕地“进出平衡”方案。规范耕地占补平衡,开展补充耕地核查,确保补充耕地质量;逐地块论证土壤与开发条件,确定可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加大案件查处力度,聚焦耕地保护,深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大棚房”问题回潮反弹排查整治行动,对新发生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零容忍”,严肃查处、严厉打击违法占用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的行为,切实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推进黄山市太平湖南岸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验收;积极申报黄山区太平湖北岸山水林田湖生态治理工程项目。

(四)着力提升自然资源要素保障能力。强化用地保障,2025年计划报批500亩,为G330和平至萌坑段新改建工程(南线)、城区公益性公墓建设工程项目、成片开发等项目用地要素保障。积极做好谭家桥油画基地、鑫聚德火腿公司地块,耿城辅村温泉小镇、福泰庄园西南侧地块,焦村徒步营地等地块的收储和出让工作。计划供地1090亩,为黄山旅游T1线一期工程(黄山区段)、G330和平至萌坑段新改建工程(南线)、城区公益性公墓建设工程项目、惠友体育综合体项目、城澜生态旅游综合开发项目用地提供用地保障。深化“五未”低效用地处置。完成“批而未供”及“供而未用”土地处置年度任务,配合太平经开区加大后“三未”工业低效用地盘活力度,坚持“亩产论英雄”,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积极承接上级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的政策指示,妥善处置闲置存量土地,支持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规划条件和设计要求,支持推行预告登记和“带押过户”,优化分割开发程序,促进闲置存量土地通过市场机制顺畅流转。提高重要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资源储量评审机构完成黄山区黄山北麓地热资源勘查项目资源储量评审备案,按照法定程序做好采矿权出让工作,加快推进成果开发利用;有序推进黄山北麓水热型地热资源调查评价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进展,为寻找区内水热型地热资源提供有利靶区;积极推进上洛桥建筑用花岗岩矿开采规划区块采矿权新立工作,为科学调控普通建筑用石料的供给能力提供保障。

(五)加强生态保护和系统修复。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按照批准的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成果,妥善解决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交叉重叠,重大线性基础设施占用红线,自然保护地内永久基本农田和矿业权退出等问题。配合相关主管部门对核心区域和一般区域实施差别化管控。持续推进矿山修复,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强化在建和生产矿山“边开采、边修复”主体责任落实,做到矿山损毁土地修复“快还旧账、不欠新账”。增强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完成黄山区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建设试点工作,对地质灾害双控建设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积极对上争取中央、省级地质灾害防治项目补助资金,加大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搬迁避让、工程治理、排危除险)储备力度。

(六)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支撑。增强测绘地理信息“两服务、两支撑”能力,推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据共享和应用,提升应急测绘保障能力。加强测量标志保护力度,做好测量标志普查维护和修缮工作。加大测绘地理信息安全、质量和地图市场等监管。全面加强信息化建设,完成黄山区建城区14.82平方公里实景三维中国建设项目验收及成果数据汇交,提高自然资源管理水平。深入推进法制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系统法治治理体系,强化依法行政,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积极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以及来信来访等工作。

(七)深化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重点改革。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以国土“三调”为底版,统筹地理国情、森林、草原、水、湿地等专项调查,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监测制度,有序推进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贯彻落实《土地管理法》要求,缩小土地征收范围,落实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政策,完善建设用地审批制度。深化土地二级市场建设,配合做好“标准地”改革工作。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推进不动产登记队伍作风和素质提升工作,完善“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的综合提升,全面推行新建商品房和存量房转移登记全程网办。持续落实“拿地即开工”“交地即办证”“验收即拿证”和“交房即发证”。基本完成林权数据整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数据整合,转入不动产登记中心常态化管理。扎实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日常更新、登记工作。进一步巩固“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成果,不断提高企业群众便利度、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