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45491/202504-00004 信息分类: 本级政府文件
主题分类: 其他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黄山区焦村镇 发布日期: 2025-04-02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焦政〔2025〕16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关于印发《焦村镇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作者:黄山区焦村镇 发布时间:2025-04-02 10:17 信息来源:黄山区焦村镇 阅读次数:

各村委会、各有关单位:

地质灾害防治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重大建设项目的成效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规定及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一、我镇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据调查我镇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8处,均为乡镇级地质灾害点,威胁住户12户,人口达34人,威胁财产325万元。

二、地质灾害威胁的对象、范围

(一)农村居民点

全镇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98%分布在山区和农村居民点周围,直接影响到附近村民生命及财产安全,威胁人口达76人。

(二)交通干线与旅游公路

我镇境内的S218线部分路段、S218线至焦村镇汤家庄村道路不同程度地受地质灾害威胁,沿线地质灾害发生较为频繁,严重影响了对外交通形象。

三、重点防范期地质灾害预测

气象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80%以上与气象有关,降雨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灾害的规模和成灾的范围。由于汛期降雨量往往偏多,降雨时间长,有利于地表水的渗入,在土层含水处于饱和状态,再加上降水达到一定强度时,极易诱发山区风化残坡积土和公路边坡矿山宕面点崩塌为主的地质灾害,甚至可能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

灾害预测:至从2025年年初至今,雨水不断,阴雨天气持续时间长,降水量大,相较往年,汛期来临较早。今年的地质灾害易发生时期为主汛期前后,仍以崩塌和滑坡为主,并有一定数量的泥石流,重点防范时间为5-7月,特别是6月中下旬极易出现大暴雨天气,存在诱发大规模灾害的可能性。

崩塌:主要发生在省道、县乡公路和山区居民点的切坡地段。这些地段均属崩塌的重点防范区。

滑坡:主要发生在山河村南阳组以及S218公路过往车辆和行人;这些地区应加强监测工作。

四、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和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我镇成立以镇长为指挥长的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组织突发地质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与各村签订责任状,分级负责,切实把地质灾害防治任务落到实处。

(二)明确责任,分工负责。各村对本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有关部门要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上级有关文件要求,明确职责分工,密切配合,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要根据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全镇范围内认真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研究决定有关重大问题;每年财政预算中安排防治专项资金,用于地质灾害防治和救灾工作;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纳入建设生态镇规划,对于重大建设项目选址应综合考虑地质灾害防治问题,从源头上预防或减少地质灾害隐患的发生;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及地质灾害防治的规划、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预报工作,凡未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备案的,不得批准使用土地和建设活动;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的编制及实施工作;对病险水库、堤坝以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库岸与附属设施的加强监控和防御;加强对山区泥石流等因水土流失而引发地质灾害地段的植被保护和林地征用管理,并指导和督促林地权属单位制定生物治理方案,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镇卫生院负责在地质灾害发生后,组织医疗卫生队伍开展灾区的伤员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做好强降雨期间预报服务工作,提供抢险时的气象信息,发布地质灾害气象警报。

(三)完善群测群防网络,建立灾害预警预报系统。我镇大部分灾害点分布在边远山区,加强监测工作尤为重要。各村应不断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加强日常监测,落实巡查、值班、速报督查制度。在主汛期(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内,镇政府和群众自治组织,要加强对重点防范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行专人定点监控,做好值班、监测记录,发现险情及时处理和报告,认真做好巡回检查,在汛期到来之前,要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将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到各灾害(隐患)点责任人和受威胁的群众手中,做到早知道、早预防,确保将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四)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要大力宣传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同时,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采取各种形式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灾害点要召开村民会议。

(五)制定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抢险小分队。制定并发布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抢险领导组,指挥、协调重要地质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各村和镇直有关部门要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应急预案,并成立相应的应急抢险组织。

(六)威胁人口超过30人的村要编制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各灾害隐患点监测人、责任领导、联系电话(手机号码)、值班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