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农村版:轩辕峰下种菊人
黄山区谭家桥镇长罗村轩辕峰下有片150余亩的中草药种植基地,种有黄山贡菊、前胡等中药材,基地创办人王继星成了全区通过发展农村产业走上致富路的典型。
王继星自幼患小儿麻痹症,左下肢残疾,行走不便。上世纪90年代末,他到上海一家农科所务工,学会了果蔬、中药材种植技术。后来又到浙江从事过卤菜加工、经营。2015年初,因父母年迈需要照顾,他回乡寻找新的发展之路。他抓住当年黄山区实施“菜篮子”民生工程的机遇,在长罗村以每年每亩450元的价格与农户签订了为期10年的土地流转协议,争取项目资金20万元,自筹资金15万元,建起了钢架蔬菜大棚,从事果蔬生产。2016年他试种了5亩大棚贡菊,亩产贡菊90斤,亩纯效益达到4000多元,获得成功。 2017年他又流转土地74亩,建起了家庭农场,扦插黄山贡菊40亩(其中大棚贡菊10亩),其余土地种上水稻、蔬菜,农场年纯收入15万多元。
2022年长罗村将180亩治理后的撂荒田交由他经营,他宜粮则粮,宜药则药,贡菊面积达到100亩,种蔬菜20亩,其余土地种上水稻和玉米。虽然去年黄山区遭遇严重旱情,他依然采收黄山贡菊7000余斤,收入50余万元,加上粮食、蔬菜、政策性补贴等,总收入82万余元,除去各项支出,纯收入35万元。
去年底,驻村工作队与长罗村“两委”又为他争取20万元资金,加上自筹资金18万元,他再建30亩钢架贡菊大棚,贡菊面积达到120亩,其中大棚贡菊70亩,成为全区规模最大的黄山贡菊基地,另种植前胡等其他中药材30余亩。目前42万余株菊苗已扦插结束,进入管理阶段。今年农场销售收入有望突破100万元,纯收入40万元以上。他每年支付劳务工资和土地租金近30万元,有力带动了一方发展。(孙国钧 郑中华 刘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