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区原名太平县,始建于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建制沿袭千年。明清时期,属宁国府,1983年12月建立省辖县级黄山市,1987年底改为市辖县级黄山区。全区总面积1775平方公里,辖9镇5乡和79个村(居),总人口15.91万、其中移民人口近10万,属于典型的山区、库区和革命老区。黄山区山明水秀、生态绝佳,是一座景色宜人的魅力之城。举世闻名的天下奇山黄山坐落其南,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享有“黄山... 【查看详细】
黄山市黄山区位于安徽省南部,介于北纬30o00′~30o32′,东经117o50′~118o21′之间,南北长约57.83公里,东西宽约51.75公里,总面积1775平方公里。东连旌德、绩溪,东南与歙县、徽州区毗邻,西南与休宁、黟县相依,西与石台、青阳交界,北与泾县接壤,著名风景区黄山、太平湖皆在境内。区人民政府驻甘棠新城,距合肥254公里,距屯溪110公里,距黄山北大门19公里、南大门51公里、西大门21公里、东大门30公里,距太平湖18公里。 ... 【查看详细】
全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春、秋季短,夏、冬季长。年平均降水量1500~1600毫米,多集中在春、夏季。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47.6小时。区境由于黄山层峦叠嶂、峡谷纵横的复杂地形对太阳辐射和中低层大气环流产生影响,以致形成特殊的山地季风小气候,并直接影响黄山周边地区,形成冬冷夏凉的小气候特色。受黄山地形影响,山地中降水明显增多,局部降水分布不均,极易发生山洪和泥石流灾害。春季气温上升不稳,... 【查看详细】
黄山区下辖9个镇、5个乡,分别为:甘棠镇、汤口镇、谭家桥镇、太平湖镇、仙源镇、焦村镇、耿城镇、三口镇、乌石镇、新明乡、龙门乡、新华乡、新丰乡、永丰乡。共有79个村(居)和5个城市社区。 【查看详细】
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8.9亿元、增长3.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35亿元、增长4.9%,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7.5%,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好于预期,稳住了经济基本盘。 [详细]
全力强功能促提升,城乡融合纵深推进。城市品质更加优化,2022年,实施重点城建项目24个,完成投资13.4亿元,升级改造天都南路、滨河南路,新建改造雨污管网10.3公里,敷设燃气管道12.4公里,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个,新增停车泊位1945个。全力打造全... [详细]
全力补短板促共享,民生保障更加有力。用心办好民生实事,扎实开展就业促进行动,全力做好稳岗拓岗,开发就业岗位581个,发放失业保险58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32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623人,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和7.5 %,达到... [详细]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 [详细]
实施“万亩亿元”农业发展工程,引进林下经济现代中药产业园、鳜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等一批示范项目,入选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获评“中国茶业百强县”“茶业品牌建设示范县域”。 新华乡成功创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太平猴魁、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