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媒体聚焦

新华社客户端安徽频道:黄山区 绘就“绿水青山”与“科技创新”共生画卷

作者:崔艳 发布时间:2025-11-14 10:54 来源:黄山区委宣传部 浏览量:
字号: 打印 收藏

地处皖南生态屏障核心区,黄山市黄山区以科技创新为密钥,解锁“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协同密码。这里不仅有青山环绕、绿水长流的自然底色,更涌动着科技赋能产业的强劲动能。2024年,该区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4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超30家;与中国科大、浙江大学等高校共建合作基地,“企业出题、高校解题”的创新模式落地生根。

面对“本地无高校院所、中试能力薄弱、中小企业转化意愿不足”的现实瓶颈,黄山区没有“等靠要”,走出了一条“借外力、建平台、强主体”的特色路径。在平台搭建上,着力“筑巢引凤”。鼎瑞新联合中国科大建设碳纤维材料省级重点实验室,黄山同兮生物携手高校打造合成生物中试基地,华绿园依托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新茶品中试基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关键环节被逐一打通。在主体激活上,瞄准企业需求“精准滴灌”,常态化征集企业技术痛点与高校科研成果,通过“揭榜挂帅”攻克“可生物降解型水基金属加工液”等核心技术,推动规上重点制造业企业实现研发机构、研发活动“两清零”,让企业从“跟跑模仿”转向“创新领跑”。

黄山区将生态优势与科技力量深度融合,让“绿水青山”成为产业创新的底气。筹建绿色食品产业创新研究院,为农特产品精深加工注入科技含量。工业新茶饮绿色制造实验室投入运行,让传统茶产业焕发低碳新活力。“人才共享池”“科技副总”等机制引来了高端人才。产业发展基金将知识产权纳入授信评估,为科技型企业破解“融资难”。这种“生态+科技+产业”的融合模式,既守住了生态红线,又激活了产业潜能,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双向奔赴。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交汇点,黄山区的科创蓝图已然清晰:继续以科创为笔,在绿水青山间绘就更壮阔的工业创新画卷,为“小区县大创新”写下更生动的注脚。(崔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