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社区开展“幸福公益课堂 探秘自然・趣享科学”活动
为普及自然科学知识,激发青少年对动植物世界的探索兴趣,近日,甘棠镇团委、芙蓉社区联合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三下乡” 团队,共同开展了 “幸福公益课堂:探秘自然・趣享科学”—— 动植物科普与标本制作实践活动。25 名青少年参与其中,开启了一场与自然对话的动手之旅。
在植物科普讲解环节,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作为主讲人,通过生动有趣的科普 PPT,为青少年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动植物知识盛宴。蜜蜂的 “摇摆舞” 能传递花蜜位置信息,蝴蝶凭借翅膀图案伪装自己;猪笼草用捕虫笼设 “陷阱” 捕捉昆虫,萤火虫腹部因荧光素与氧气反应而发光等奇妙知识,带领大家走进了绚丽多彩的动植物世界,瞬间点燃了他们对自然的好奇心。
当进入蝴蝶标本制作环节时,这份好奇转化为了动手的热情。在大学生姐姐的耐心示范下,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行动起来。他们先拿起泡沫底板进行加工,为后续的标本固定做好准备。接着,用针管注水软化蝴蝶虫体,指尖的动作轻柔得仿佛在呵护一件珍宝。随后屏住呼吸,将虫体稳稳地固定在泡沫板上,眼神紧紧锁定着手中的操作,生怕出一点差错。
过程中,有人因手不稳而重新操作,有人小声向志愿者请教技巧,活动室里没有喧闹,只有此起彼伏的细微操作声和偶尔的轻声交流。完成所有步骤后,大家捧着自己的作品,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喜悦。有的互相展示着各自蝴蝶翅膀的花纹,有的小声讨论着制作时的心得,那份亲手创造的成就感在小小的活动室里悄然蔓延。
这场动手实践,让青少年们在与自然标本的近距离接触中,不仅掌握了标本制作的技能,更在专注与坚持中感受到了自然科学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动植物世界的探索兴趣。
此次活动是甘棠镇团委积极联动高校资源,深入推进暑期 “三下乡” 活动的生动实践。通过与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的紧密合作,将高校的专业知识和人才优势引入社区,为青少年们搭建了一个亲近自然、学习科学的良好平台。甘棠镇未来将继续加强与高校的联合,拓展暑期 “三下乡” 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让更多青少年在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增长见识、提升能力,为辖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贡献更多力量。各个社区也将积极配合,持续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幸福公益课堂活动,与各方共同为辖区青少年的成长助力。

(撰稿人:王立宏 审核人:徐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