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区红十字救援队:应急救护知识点亮“开学第一课”
当开学季邂逅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会碰撞出怎样的安全火花?近日,黄山区红十字阳光救援队应急救护讲师团队应邀先后走进黄山二中、甘棠小学和甘棠中心学校,以“守护生命 ‘救’在身边”为主题,点亮“开学第一课”,为3所中小学300余名师生带来“干货”满满的急救知识普及。
场景化教学,把急救搬进校园日常。“突发意外,心脏骤停,黄金4分钟怎么抢救?食堂吃饭被异物卡喉,怎么快速施救?”培训开场,救援队救护师资用校园真实场景抛题,瞬间抓住师生的注意力。摒弃枯燥说教,结合生活里的意外“小概率”却“高危险”场景,如溺水、气道异物梗阻等紧急情况的自救互救要点,拆解心肺复苏、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使用方法、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技能。用模拟人现场演示急救技能,着重强调心肺复苏按压深度要够、频率要稳 ;海姆立克教学中,生动地教师生“剪刀、石头、布”急救口诀,让专业操作变得好记又好用。
沉浸式实操,让技能长成肌肉记忆。“按压时手臂要伸直,利用身体重力!”“海姆立克法要注意站位和发力点!”实操环节,救援队讲师双膝跪地、双手交叠,利用人体模型在现场模拟示范如何运用心肺复苏和AED抢救伤者,手把手教导大家如何利用身边有限的资源把握好救援的“黄金时间”进行应急救护。师生们认真聆听,踊跃参与模拟演练,在救援队讲师“一对一”精准指导下,从胸外按压的力度把控到AED设备的快速响应,为“生命的接力”预演,每一个动作都力求规范标准。
这场别样的“开学第一课”,不仅是应急救护技能的传授,更是校园安全理念的升级。当师生们把急救技能“装”进脑袋,校园安全防线也悄然筑牢。未来,不管是课堂、操场还是食堂,这些“救命本事”,随时都能成为师生们守护生命的底气。
(撰稿人:李松筠 审核人:丁志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