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棠社区“为村耕耘者”项目:赋能基层治理,激活发展新活力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关乎民生福祉与社会稳定。黄山市黄山区甘棠社区以“为村耕耘者”项目为抓手,通过数字化赋能、机制创新与居民动员,探索出“居民参与、多元协同、共建共享”治理新路径,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甘棠经验”。
数字赋能,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甘棠社区优化“甘棠为村”数字化治理平台,集信息发布、民意征集、事务办理、积分管理等功能于一体,提升社区运行效率与居民参与便利度。平台信息发布高效透明,民意收集直接畅通,服务办理便捷高效。平台累计发布党群服务日记2009篇、通知619条、“大喇叭”播报6.5万条;通过“村民说事”板块处理居民诉求89件,推动居民从“被动接收”转向“主动参与”;社区决居民可线上反映问题、提建议,实现“小事不出社区、难事快速协调”,增强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
积分激励,引导居民从“旁观”到“主动”。甘棠社区创新实施“耕耘者”积分管理制度,以家庭为单位建立积分账户。“耕耘者”积分管理制度规则清晰,包含基础分、嘉奖分与处罚分,明确“参与志愿服务、化解邻里纠纷各加5分”“乱倒垃圾、乱堆乱放扣10-20分”以引导文明行为;激励机制实效显著,让“多参与、多贡献”的居民获得实在收益;同时参与范围广泛,已有2509名居民入驻积分平台,居民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维护、公益事业服务的积极性显著提升,社区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有效激发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居民自治积极性。
机制创新,实现“治理”与“发展”双提升。社区拓展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打造多元项目,推动治理与发展良性互动。打造“一早一晚”模式:芙蓉市场与平民生活夜市年均增收220万元,有效带动本地就业,助力群众增收致富;2024年成立村夜餐饮管理公司,升级夜市并推行统一收银分账,激活“夜经济”。推进特色产业项目:孟山香榧种植基地创收近10万元,四村联建物流仓库对外出租且将加建冷库,商贸服务楼即将运营,为集体经济注入新动能。
成效显著,形成可推广的“甘棠经验”。2024年,社区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491.92万元(全区第一),居民人均纯收入超2.3万元;社区环境改善,居民文明素质与自治意识提高,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氛围。甘棠经验”的关键在于“激活人”,推动基层治理从“政府主导”转向“多元协同”,全力构建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家园。
(撰稿人:朱素芳,陈朱璨 审核人:李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