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焕新彩 双节同庆揽客来——黄山区2025年中秋国庆假日旅游综述
2025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黄山区紧紧围绕“安全、有序、优质、高效”目标,坚持高位推动、多措并举,持续丰富文旅产品供给,优化旅游服务环境,全区文旅市场呈现人气旺、业态新、服务暖、秩序稳的良好态势,实现了文旅消费提质扩容与游客满意度的双提升。
互动体验赋能,传统观光焕发新生。环黄山低山景区及乡村点主动求变,通过场景营造和业态升级,成功实现了从“看景”到“入景”的转变。翡翠谷景区巧妙设置“同心锁”“鹊桥”等打卡点,举办山屿溪“国庆中秋共此月”音乐会,营造浪漫氛围;芙蓉谷景区的飞天魔毯、山地飞车、天空之境等参与性项目,为游客带来感官新刺激,“投壶挑战赛”“非遗套圈”等互动区域人头攒动,假日8天综合收入增长超45%;东黄山度假区推出的“金秋为媒,山水为证”主题婚礼季、低空游览、地质训练营等,精准锁定家庭亲子与研学团队。溪隐十里、一亩稻田、五丰源等乡村消费点推出“咖啡+露营赏月”“披萨+乡村体验”融合业态,假期日均销售额较平日增长近4倍,有效拉动乡村消费提质升级。
文化内核激活,文旅融合深化表达。文化元素不再是静态展示,而是深度融入旅游体验全过程,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青弋江流域先秦考古成果展”在区博物馆集中展示蒋家山、刘家等遗址出土文物,系统呈现黄山文明脉络。黄山云雾茶博物馆的“寻宝记”互动活动,让游客在趣味探索中了解茶文化历史。这个假日,非遗项目走向景区、街区与集市,实现了活态传承与场景化应用,让游客可触摸、可感知、可体验。“黄山七四七”活动中,古老的鱼灯舞在夜色与光影交织下焕发梦幻色彩,“送花灯巡游”传递着传统温情,而“非遗火壶”则以水火相融的奇观带来视觉震撼;精品民宿也成为文化体验的载体,汤口镇的花隐秘境、静语書花间等民宿,推出以茶、竹编、瓷器、书法为主题的非遗雅集与文化沙龙,焦村镇的从筑·西舍则为国际友人开设竹编工艺课,成为文化交流的生动窗口。
夜间经济点亮,沉浸场景释放潜能。以“黄山七四七”IP为引领,深度打造“盛世太平夜”“月夜太平湖”等主题夜游活动。太平湖旅游度假区通过“国庆集市”“宝黛游湖”“落日魔方”“火壶盛典”等特色场景,构建昼夜联动的体验动线,其官方抖音直播荣登全国景点榜单第六名,单日最高接待游客增幅30%以上。10月1日-3日,“黄山七四七 盛世太平夜”国庆游园会在蒋家山遗址公园及浦溪河璀璨启幕,围绕“游园会”与“超级皖”核心板块,结合光影科技与沉浸戏剧,推出数十项沉浸式体验内容,构建文商旅融合互动消费场景。甘棠镇平民生活夜市的美食嘉年华、非遗民俗、乐队演唱等,营造了浓厚的城市烟火气。龙门乡轮渡村以“整村运营”模式打造的“月满华诞,舟游轮渡”嘉年华,融合草地露营、音乐派对与水上皮划艇,成功吸引年轻客群,探索了乡村夜间经济的新路径。
康养旅居受捧,山水户外成为新宠。节前,黄山区成功举办康养产业发展发布会,正式发布"黄山五仙"系列康养产品,在假日期间受到游客广泛欢迎。互助公社推出书画摄影交流、康体活动、文艺演出系列活动,营造出邻里共融、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中秋夜市聚近邻”康养夜市设置的中药辨识、茶饮体验、名医诊疗等区域,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中医养生文化。沁婉园茶馆创新的“轩辕仙茶饮”新中式调饮茶,成功吸引了养生族和年轻消费者。同时,黄山西大门露营地、奇瑞露营地成为户外爱好者“仰望星空”的热门选择。惠友星火联盟乒乓球比赛以赛会友,有效带动体育旅游消费。环太平湖、醉美218等风景道迎来大批骑行爱好者,运动休闲成为假日靓丽风景线。
优化宠客服务,暖心品牌深得人心。将“游客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推动宠客服务精细化、品牌化。国风游园会的“李白”“白鹇仙子”等古风人物走进黄山西站开展花式接站服务,在站前广场设置主题打卡点,增添浓郁节日气氛。希尔顿花园、亚朵、漫心等品牌酒店精心布置节日主题场景,为入住客人送上定制黄山伴手礼。亼春茗黄山云雾茶博物馆“茶香迎客”让游客在茶香中感受徽文化。全区免费开放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32处,释放共享车位2723个,最大限度满足游客停车需求。在高速路口、重要节点设立旅游咨询服务台20余处,流动志愿服务点百余个,出动志愿者2600余人次,提供旅游咨询、文明劝导、应急救助等服务,持续树立“人人都是迎客松”志愿服务品牌。
(撰稿:音晓梅 审核:陈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