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黄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作者: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8-05-14 08:43 来源:信息资源管理中心 浏览量:
字号: 打印 收藏


2017年黄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黄山区统计局

(2018年511)


2017年是新常态下动能转换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优化环境发展年”为抓手,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升,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保持了全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综  

初步核算,2017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88.34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26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29.14亿元,增长9.0%;第三产业增加值49.94亿元,增长5.8%。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3.8%45.9%50.3%,分别拉动GDP增长0.2个百分点、3.0个百分点、3.3个百分点。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4438元(折合8063美元),比上年增加4554元。

全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533.056.5,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9.5%,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3.5%,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16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 %

二、农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89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种植业产值6.1亿元,增长1.1%;林业产值5.72亿万元,增长14.3%;畜牧业产值2.9亿元,下降4.5%;渔业产值0.98亿元,下降21.7%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8357公顷。其中,稻谷6408公顷,其中中稻6305公顷;豆类种植面积791公顷;薯类种植面积739公顷;油料种植面积970公顷;糖料种植面积53公顷;药材种植面积153公顷;蔬菜种植面积2510公顷。年末实有茶园面积4800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与上年相比略增。粮食总产量达53035吨,增长1.8%,其中,稻谷产量44750吨,增长2.2%;豆类产量2400吨,增长4.5%;薯类产量4340吨,增长0.2%;油料总产量1919吨,下降22.3%;糖料823吨,下降14.8%,药材580吨,下降3.3%;蔬菜52218吨,增长0.3%;茶叶总产量1368吨,增长0.6%

年末全区生猪存栏47761头,比上年下降4.3%;全年生猪出栏74430头,下降8.9%。肉类总产量8045吨,下降5.1%;禽蛋类1305吨,下降3.0%。全年水域养殖面积7506公顷,水产品产量5590吨,增长0.3%


201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53035

1.8

  谷物

46295

1.9

    稻谷

44750

2.2

  豆类

2400

4.5

薯类

4340

0.2

油料

1919

-22.3

   #花生

390

8.3

    油菜籽

1411

-29.5

棉花

41

-8.9

糖料

823

-14.8

药材

580

-3.3

茶叶

1368

0.6

蔬菜

52218

0.3

水果

15820

1.2

肉类

8045

-5.1

禽蛋

1305

-3.0

水产品

5590

0.3

 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11.8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2%。全年农村用电量15256万千瓦小时, 比上年增长14.4%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7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20.80亿元,比上年增长9.2%,增速较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23.5%,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3.0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5.9%,为拉动全区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7.09亿元,增长10.0%,增速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全年工业产品产销率98.01%,比上年上升0.26个百分点。

2017年我区工业经济总体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5.71亿元,比上年增长32.7%。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销售产值35.00亿元,同比增长33.0%2017年底,我区规模以上(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39家,比上年增加4家;企业运行质量稳中向好,我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02亿元,同比增长19.8%;实现利税总额1.87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实现利润总额9897万元,同比增长12.8%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与上年相比保持较快增长。其中,金属切削机床5551台,同比增长17.1%;商品混凝土305725立方米,同比增长48.7%;精制茶565吨,同比增长20.7%

2017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 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精制茶

565.02

20.7

蚕丝

90.08

13.2

商品混凝土

立方米

305725

48.7

塑料制品

5301

净增

服装

万件

306.3

87.1

变压器

千伏安

39210

41.8

金属切削机床

5551

17.1

电子元件

万只

4457

2.6

水泥

127404

18.8

 

 

冷冻水产品

1869.6

33.2

 

2017年度,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  8.53亿元,比上年增长 8.5%。全区具有资质的建筑企业完成房屋建筑面积56.9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9%;竣工面积18.30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5.4%。实现利润总额2008.6万元,下降6.4%。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7年,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1.85亿元,同比下降14.6%,其中工业投资11.07亿元,同比增长6.3%

从产业划分来看,第一产业投资3.56亿元,第二产业投资11.07亿元,第三产业投资67.22亿元。从资金情况看,2017年我区民间投资累计完成30.5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7.3%;国有经济控股投资完成48.67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9.5%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9.02亿元,比上年下降27.5%。房屋销售面积12.2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6.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0.3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3.4%;商品房销售额69445万元,同比增长63.2%,其中住宅58513万元,同比增长94.1%

五、国内贸易

2017年,全区实现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9.86亿元,比上年增长6.0%;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7.83亿元,增长6.1%

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13亿元,同比增长11.1%。从企业规模看,2017年全区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5亿元,同比增长14.3%,限额以下商贸企业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08亿元,同比增长11.4%;从分地区看,全区城镇市场实现零售总额43.55亿元,同比增长11.0%;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9.58亿元,同比增长11.3%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年进出口总额334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7%。其中,出口总额3090万美元,增长20.4%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17万美元,下降40.9%,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17万美元,下降40.9%。全年累计新签项目到位资金26.06亿元,同比增长29.5%

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1052.2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9%,其中入境旅游人数45.9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3%。旅游总收入85.00亿元,增长14.0%,其中,旅游创汇10637万美元,增长12.6%。至2017年底,全区共有旅行社41家,分社11家。星级宾馆12家,其中三星级以上11家。年未共有A级旅游景区7处,其中4A级以上景区6处。

七、交通、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7.56亿元,比上年增长3.6%

年末全区公路通车里程117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9公里;拥有各类民用汽车18954辆,比上年增长10.7%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1.30亿元,其中电信业务收入完成1.05亿元,比上年增长2.7%;邮政业务收入2495万元,比上年增长30.8%。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21929户,同比下降9.9%,移动电话用户128564户,同比增长10.9%。每百人拥有电话(含移动)92.7部。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8406户,同比增长21.3%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财政收入11.91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55亿元,增长0.4%。在全部财政收入中,增值税完成1.82亿元,增长50.7%;营业税完成32万元,下降99.7%;企业所得税完成0.50亿元,增长7.8%;个人所得税完成0.43亿元,增长25.5%。财政支出19.28亿元,增长2.8%。其中,科学技术支出 0.41亿元,增长16.6%;医疗卫生支出1.92亿元,增长20.2%;教育支出2.56亿元,增长18.3%;农林水事务支出3.02亿元,下降16.5%;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2.46亿元,增长12.4%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21.2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2.63亿元,增长6.4%;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65.9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1%。年未金融机构存贷比54.4

2017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26亿元,比上年增加9.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0.80亿元,增长31.2%;寿险保费收入1.46亿元,增长6.6%。全年赔款及给付0.45亿元,增长40.6%。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 0.34亿元,增长38.8%;寿险赔付0.11亿元,增长46.7%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1所,招生351人,在校学生1382人,毕业学生545人;普通高中1所,招生349人,在校学生1150人,毕业学生414人;全区普通初中14所,招生783人,在校学生2410人,毕业学生864人;普通小学54所,招生1173人,在校学生6961人,毕业学生1018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幼儿园23所,在园幼儿3859人,全区35岁幼儿入园率达95.38%

全年科技经费支出4085万元,比上年增长16.6%。成功组织黄山华绿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并获得认定,我区高新技术企业增至2家;组织安徽波瑞电气有限公司、黄山中发耐磨材料有限公司申报安徽省高新技术培育企业,为下一步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奠定基础。组织黄山市亿利宏业包装制品有限公司、黄山银江英磊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黄山巧明贡榧有限公司、黄山盛基药业有限公司4家企业申报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其中年内2家获得认定。全年共申请专利768件(其中发明25件),授权35件(其中发明4件)。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7年,我区共有群众文艺团体62个,文化馆1个,设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文献总量46.69万余册(件),其中纸质图书6.7万余册、电子书刊40余万册、报刊合订本5320余册、视听文献1847册(件)。博物馆1个,藏品5566 件,国家、省市区文保单位3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28项,国家级1个,省级8个,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99.0%

2017年末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4个,其中医院 4个,卫生院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7个,妇幼保健计生服务站(所、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个体诊所 16个。人员总数 714人,卫生技术人员    61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52人,注册护士244人。医院、卫生院床位 560张。行政村卫生室79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01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总村数的100% 2017年我区共有120308人参加新农合,参合率为97.86%

 2017年我区成功举办了中国定向公开赛“开瑞汽车杯”黄山分站赛暨年度总决赛、2017UTFT斐越国际越野跑巡回赛(东黄山站)、2017中国黄山宝马摩托主联谊会、中国黄山行全国门球邀请赛、2017中国黄山太平湖国际铁人三项精英赛、2017年全国公开水域游泳系列赛(黄山太平湖站)、“台湾精品美利达杯”国际自行车邀请赛、2017中国黄山国际越野赛、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黄山国际登山大会等8项全国性大型体育赛事,参赛人数超万人。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年先后组织举办了二十几项区级及以上体育赛事及活动,参赛人数达16000余人次。组队参加了黄山市第七届运动会和黄山市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多个项目取得好成绩。全年新建全民健身广场一座,社区体育俱乐部一个,全民健身苑一处,维护更新农村体育工程6处。

十一、人口、城乡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总人口16.23万人,比上年减少21人。出生人口1696人,出生率9.53‰,比上年下降0.45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242人,死亡率6.41‰,比上年上升0.72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3.12‰,比上年下降1.17个千分点。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49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工资性收入13509元,同比增长8.8%,经营净收入5200元,同比增长10.8%,财产净收入707元,同比增长26.4%,转移净收入4433元,同比增长6.7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73元,同比增长8.6%,从城镇居民收入结构来看,人均工资性收入20769元,同比增长8.6%;经营净收入3992元,同比增长6.6%;财产净收入1312元,同比增长18.1%;转移净收入6689元,同比增长7.9%。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192元,同比增长8.1%。城镇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4%。期末人均拥有房屋面积36.88平方米。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449元,同比增长9.2%,从农村常住居民收入结构来看,人均工资性收入6425元,同比增长9.2%,经营净收入6357元,同比增长10.3%;财产净收入257元,同比增长3.9%;转移净收入1409元,同比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986元,同比增长2.6%,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4%。期末人均拥有房屋面积44.67平方米。

2017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21676 人,比上年末增加 56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3738人,比上年末增加860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1956人,比上年增加91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2140人,比上年减少276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8861次,发放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725.6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8717人次,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1531.5万元。年末各类综合社会福利院床位1748张,收养510人。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6851.9万元,比上年增长20.0%

十二、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全区行政区域土地面积1747平方公里。年末全区已建成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9855亩。其中,九龙峰自然保护区40800亩;十里山自然保护区29055亩。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98.5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积88.6平方公里。当年人工造林面积400公顷,年末森林面积187.7万亩(其中竹林面积31.95万亩); 全区活立木总蓄积量741.3万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量 738.4万立方米,森林亩均蓄积为4.79立方米。14个乡镇集体林森林蓄积量625.4万立方米,人均拥有森林蓄积量50.8立方米。2个国有林场和九龙峰自然保护区森林总蓄积量113万立方米。全区森林覆盖率为79.67 %,林木绿化率82.1 %

扎实推进水污染和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环境监测。全年全区空气PM10平均浓度为47.4ug/m3,优于市考核值55;空气PM2.5平均浓度为25.6ug/m3,优于市考核值35;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8%,优于市考核值94.7%。太平湖水质优于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区内5条主要河流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城区饮用水源与备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全区声学环境总体良好。太平湖水环境监测能力二期项目已完成工程建设、项目验收和工程审计。完成了2017年我区国家生态功能区考核申报,启动了国家生态功能区补偿工作,全年争取到位补偿资金4165万元。国家级生态区创建获环保部函复认可,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全年共审批建设项目40件,开展建设项目预审32件,竣工验收项目13件,项目环评执行率达100%。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年共实施农村环境整治村项目7个,目前已全部完成建设并通过验收。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伤亡事故62 起,比上年下降3.1%,其中道路交通伤亡事故59 起。各类生产安全伤亡事故死亡5 人,其中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 1人,工矿商贸事故死亡 4人。全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0.057人。




注:1.本公报为各部门提供的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 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及房地产。

      4、由于统计制度的变化,2014年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口径和范围有所调整,农民人均纯收入统计口径改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