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岭古道——秀水亭

作者:黄山区耿城镇 发布时间:2023-05-05 09:21 来源:黄山区耿城镇 浏览量:
字号: 打印 收藏

辅岭古道现存路段约为2.25公里,全部用青石板铺设,蜿蜒曲折,穿行于山体林荫之中,为保存相对完整的路段,古道东接沟村,西接辅村,以山顶关隘“辅岭洞”为分界,东段至平公桥头共1.8公里,起始点(平公桥头)海拔174米。

古籍载,中辅岭有石泉涌出,泉甘而冽,泡茶殊佳,泉上有连理古松,泉旁有古秀水亭,供路人汲泉休息,亭置圆窗,日月从东边玉屏峰升起,金光穿窗直达泉眼,水泛金晖,有“金水对玉瓶”之吉,为当地史上一处名胜。

传说,有一年黄山一带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山上所有的泉水都断流了。以种山为生的村民们眼看着禾苗一天天枯黄,心急如焚,到处寻找新水源,却毫无收获。沟村姑娘为救受伤的父亲,上山采药时发现一处石壁缝中生长着一棵灵芝草,这棵灵芝草长得特别鲜活,根还湿漉漉的,弯下腰伸手摸摸石缝,觉得石缝中透着一股凉意,心想,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里肯定蕴藏有地下水。就带着工具来到辅岭头石壁前,举起钢钎沿着石缝凿起来。谁知这儿的石头特别硬,一会儿她的手就起了泡,凿下来的只是一些石粉。秀姑没有退缩,从头上取下头巾,把手抱起来,又继续工作,一天下来,终于凿成了一个碗口般大小、四五寸深的小水凼。連着凿了三天,秀姑的手已是伤口遍布,嘴唇干裂,鲜血直流,但仍不见滴水冒出。倔强的姑娘并不气馁,第四天天刚亮,她又上山凿起来,每凿一下,她的手就如刀割一般疼痛。她顾不得疼痛,咬着牙拼命地干着。“孩子,歇一歇吧。”忽然从身后传来声音。秀姑扭头一看,只见一位紫铜色脸庞的白发老人拄着一根拐杖立在身后。老人,拉着她布满伤痕的手,心疼地抚摸着说:“好孩子,你歇着,让我来帮你。”说来也奇怪,被老人抚摸过的手一点儿也不疼了,血泡全没了。老人看了看惊讶中的秀姑,用拐杖朝着秀姑凿开的地方一点,“轰”的一声响,石壁倒塌了一大片,他又用拐杖在倒塌下的石头上一划,石块不见了,转眼间一座秀丽的石亭呈现在眼前。接着,老人又用拐杖在亭子中央的地上一戳,亭子里出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水坑,一股清甜的泉水一涌而出。望着眼前的情景,秀姑惊呆了,恍惚在作梦,当她回过神来时,老人不见了。秀姑回到家中,将这件奇事告诉了父亲,父亲想了一下说:“紫身菩萨,肯定是紫身菩萨显灵了。”秀姑恍然大悟,连忙向着黄山“松谷庵”方向拜了三拜,口中念道:“大慈大悲的松谷祖师,沟村百姓谢谢您!”源源不断的泉水,灌溉着庄稼,救活了乡亲们。乡亲们得知是秀姑的德行惊动了上天,感动了松谷祖师,才有了这股泉水,人们为了纪念她,决定刻一块“秀姑亭”三字的匾嵌在亭上,秀姑連忙阻止,说:“寻泉为百姓,是应该的。”后来,乡亲们就把这座亭子命名为“秀水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