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源镇初心学堂
初心学堂为原太平县5号公房,系胡氏宗祠, 1938年多次遭受日军飞机轰炸,文革时期作为“扫文盲”、“夜校”的重要场所,曾为机床厂宿舍、粮食局办公室。为进一步推进古民居保护,实现新时代文明站点向基层延伸,弘扬红色文化,服务群众活动,仙源镇2020年9月份通过综改项目,建成“初心学堂”。
一、活动目的
挖掘红色资源、弘扬红色党史、传唱红色歌曲、讲述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高质量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全方位传达正能量,扎实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和群众满意活动站点。
二、活动内容
一是重温仙源历史,增强爱国情感。利用“星火传仙源”、“烽火战仙源”、“炬火照仙源”三个展区,介绍仙源的前世今身,引导广大干群追寻老一辈的革命家、新四军的领导人在仙源留下的足迹,令逝去的峥嵘的岁月熠熠生辉,提升爱国热情,增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聚焦学习党史,增强信仰信念。利用板凳课堂,开设“党史宣传专题”,采用PPT和视频形式,邀请相关人员上党课,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设立“党史学习专区”,积极组织研读党史著作,增强理论修养,重温入党誓词;设置“党的风采专栏”, 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党的辉煌的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生动鲜活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大力营造举国共庆百年华诞、齐心协力开创新局的深厚氛围。
三是坚持分类办班,弘扬正能量。开设四个班,包括初心班、初学班、初言班、初志班。初心班,把牢党员思想教育“定盘星”。围绕“初心、使命”邀请老党员、专家讲述党史,增强党员党性教育,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新风尚。初志班,培养祖国未来栋梁“指南针”。建设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将现有的“孙凤吉工作室”“胡黎明劳模创新工作室”、“汪克东技能大师工作室”,对青少年、留守儿童开展国画、国学、科学、艺术等教育,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弘扬、传播、传承。初政班,架起党群沟通“连心桥”。不定期组织镇领导班子和村(居)干部到初心学堂开展政策宣传、普法教育、“逢事说事,你忙我帮”活动,将党和国家的政策宣传到群众中,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予以解疑答惑。初衷班,打好志愿服务“暖心牌”。结合社区志愿服务品牌——天使在身边,以“古城卫士”、“网格管理”、“爱心驿站”为平台,开展志愿活动,增加温暖和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