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源打铁技艺
打铁是一种原始的锻造方式,是人民生活、生产和军事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技艺,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地处关中腹地的秦国首先使用并普及铁器,从而使秦国的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一举成为春秋战国最强盛的国家。秦国统一六国以后,统治者以法律的形式在全国推行铁器制作,分官炉和民炉。官炉负责制作兵器和大型国家祭祀用器,民炉负责制造生产以及生活用具。铁器成就了华夏农耕文明,缔造了汉唐雄风。时至今日,在东方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原始的打铁技艺仍然在一定的区域内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
这种工艺,虽然原始,但很实用;虽然看似简单,但并不易学。打铁的人被称为铁匠,打铁的地方被称为铁匠铺,打铁的炉子被称为铁匠炉,需要的配套设备有风箱、铁墩、大锤、小锤和铁钳。铁器成品分为三类,一是农具,如铁犁、铁耙、锄头、镐头、铁锨、镰刀等;二是生活用品,如菜刀、锅铲、刨刀、剪刀、门插等;三是兵器,如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等。
仙源老街上就有一位经验丰富老铁匠张火犬, 张师傅介绍了打铁的过程,在铁匠铺屋子正中放置一个大火炉,炉边架一个风箱,将锻打的铁料先在火炉中烧红,然后移到大铁墩上,由师傅掌主锤,徒弟握大锤进行锻打。要凭目测不断翻动铁料,使之能将方铁打成圆铁棒或将粗铁棍打成细长铁棍。东西打得好,选料最为关键。除了选料,还有煅烧、锻打、连接锻打、加钢锻打、剪刃定型、冷砸定型、挫刃、淬火、成型等等,一道工序都马虎不得。打造一把菜刀,需要整整一天。
打铁可分成几个简单步骤,“猛火烧——冷水淬——轻锤敲”, 铁匠活粗“艺”不粗,张师傅说,制作一把好菜刀需要十几道工序,样样不能马虎。
张师傅说,打铁有时真的好像一支交响曲。风箱拉起,曲子奏响。随着加热的需要,那风箱会在平缓均称的节奏中加速,强力的节拍中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