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基层运转】黄山区柔性引智为乡村振兴赋能
黄山区“人社部专家服务黄山区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对接会”启动,专家团队深入基层,认真把脉开方,为当地乡村发展提供了积极帮助。这次人才服务行动充分发挥了黄山区“人社搭台、专家唱戏、智力支持”的柔性引模式的优势,为破解该区乡村发展人才瓶颈做出了积极尝试。
人社搭台聚精英
“中草药病虫害防治困难重重”“农户普遍缺乏科学专业的黑木耳种植技术”……在黄山区人社区 局牵头组织的一次研讨会上,各村镇产业代表争先恐后地发言,表达他们对人才、技术的渴求。为详细了解基层发展需求,黄山区人社局广开门、勤问策,牵头邀请区内农业、林业等领域相关部门及重点企业召开两次讨论会,共征集到专家服务需求子项目 36 个。在 此 基 础 上, 黄山区人社局依托皖南山区现代特色生态农业发展专家服务基地,积极申报专家服务项目,助力 2021 年人社部专家服务黄山区乡村振兴行动成功启动。此次专家团学历高、层次高,成员全部选自合工大、安大、安医大、浙江农大等知名高校和安徽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有博士 1012 人、博导 6 人,均为副高以上职称。服务项目针对黄山区企业科技创新、畜禽养殖、食用菌中草药种植、果园技术指导、家庭农场管理、茶园绿色防控、文旅高质量融合、医院义诊等领域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和技术指导。
专家唱戏送良方
为保证专家服务的精准度和实效性,黄山区专家服务基层行动 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的针对性指导。“种植羊肚菌要注意管护,到春季应及时搭建棚中棚,注意预防温度升高对中草药的不利影响。”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导刘守金、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副研究员李国庆博士等中医学、农学专家冒雨前往青枫羊肚菌种植棚和灵芝种植基地,查看长势,教授技术。种植户朱正富激动地说 :“一直以来政府对我们的中草药种植都非常关注。今天天气不好,专家还不辞辛苦来基地现场指导,真得让我很感动,也很敬佩。”“专家们来得正好,我家这片金丝皇菊最近大批枯萎,根部好多都腐黑了。好不容易有几株好的,花朵长得也小,我都没信心继续种下去了。”在黄山区农业示范区菊花种植基地,种植户汤凤正朝着专家连连诉苦。“种植金丝皇菊最好采用轮作的方式,育种的土壤越干净越好,可选择黄土加河沙。扦插的苗枝要稍微老化、深插,水分管理要到位。”安徽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研究员董玲细致地指导种植户金丝皇菊栽培的注意事项,同时告知其来年种植前可直接向黄山市农科院申请特殊种苗。安徽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詹凯对黄山区畜牧业发展十分关注,听说黄山区在申报专家服务项目后,便主动请缨赶赴黄山。他接连奔赴太平湖、永丰、新华、谭家桥、甘棠五个乡镇的代表性畜禽企业,主要针对畜禽养殖中的品种保护、品种改良、疫病防控和资源化粪污利用等方面技术予以现场指导。在永丰乡,得知养牛场在牛崽培育方面存在困扰时,他建议当地引进好的肉牛品种进行授精,从而达到个头大、繁殖多的目标 ;并提出黄牛的保护与利用应同步进行。在谭家桥镇祥瑞种禽有限公司,詹凯指导企业进行鸡鸭粪污综合化处理利用,并主动帮助撰写申报材料。“乳化枸杞冻干粉水提后再增加一次发酵或许更有助于乳化”“这一环节需要加强,以助于更好地对保留食品的营养和风味有明显帮助”“可考虑将坚果蔬菜类附加值高的(婴幼儿)食品制作冻干粉剂”...... 在一直致力于茶和草本植物精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和生产的黄山华绿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程江华与该公司总经理章志强等就食品加工技术进行热烈讨论。专家们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问一路讲,以脚步丈量乡村产业,深入为黄山区城乡产业发展答疑解惑、传经送宝,引得当地干群连连称赞。
智力支持谋长效
10 月 20 日至 22 日,20 名农、林、工等领域的专家以精湛的专业知识服务黄山区,使当地相关部门及企业主的技术思维、理念获得有力提升,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专业化指导。此次人社部专家服务黄山区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开设培训讲座10 场,举办交流座谈 20 场,参与人数673人,提出意见建议 89 条,达成合作意向 8项。黄山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副局长陈英在小结会上说 :“我区食用菌、中药材的种植技术比较薄弱,专家们的细致指导有力促进了种植技术的提升。我们将持续发扬这种爱农村、爱农民的精神,更好地服务群众。”在现场指导走访过程中,专家也发现了黄山区的一些问题症结所在,并对此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建议。他们一致认为,黄山区资源优势充足、产品优势突出,在做大体量、提升质量上有很大发展空间,政府可与企业共建研究室分析站,建立长期交流的专家站和田间地头的长期培训机制,呼吁企业多关注申请政府在人才资金方面的扶持政策。比如在水果产业发展上,高正辉研究员建议,水果种植应制定产业发展合理性规划,加强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更新,发展房前屋后经济,并建议政府帮助购买水果类保险。“黄山区的发展离不开智力支持。”黄山区副区长林学继表示,今后黄山区将尽快制定个性化合作方案,通过建立实验室(所)、科研基地、项目申报等方式,推进校企政合作,与专家结对子、交朋友,打造交流平台和发展长效机制,巩固专家服务基层成果,做到高水平智力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