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区松材线虫病疫情“数智化”防控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5日
发布单位:区林业局
发布地点:区政府新闻发布厅
发布人:黄山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所负责人 马洪林
黄山区松材线虫病疫情“数智化”防控新闻发布会
各位领导、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下面由我来向大家通报一下黄山区松材线虫病疫情“数智化”防控开展情况。
黄山区坚持把松材线虫病防治作为林业生态建设和林长制工作的“一号工程”常抓在手,创新工作方法,深入推进数智松防建设,以“数智”赋能,推动疫情向“网格化、可视化、全息化、精细化、精准化、靶向化”高质量提升。
1、数智赋能普查监测,实现普查监测精细化、网格化。以“数智赋能”推动监测普查创新。在全省建立唯一一支区县级专职普查员队伍,划定责任区域,确定普查线路,每人每月负责本区域的30条线路约2.5万亩松林、233个小班。每日普查线路由辖区内林业站进行派发,并通过黄山区数智松防平台对普查员普查采集情况和普查轨迹进行实时线上监管,并常态化开展岗位培训、动态管理和绩效考评,确保监测工作全覆盖、无死角。
2、“数智赋能”疫木除治,实现“即死即清”、“集中除治”清彻底。鉴于黄山区的特殊地理位置,我们始终严守“疫木清理除治不下山,就地就近现场烧毁”的底线,开展可视化、精细化、标准化防治,严格要求所有除治信息必须实时录入黄山区“数智松防”管理平台,对每株枯(病)死松树实行“一码通”二维码赋码管理,实现从发现、取样送检到除治焚烧全覆盖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包括地理位置、发现及除治时间、除治过程照片、除治队伍、发现及除治人员信息);由区、乡两级通过平台实时监管枯死松树监测及除治信息,及时掌握监测及除治开展情况,将除治成效与除治信息比对,并随机进行现场核查,将监管情况作为专职监测队伍考核和除治队伍结算工程款的重要依据。实现了从普查监测到枯死松树除治全过程“一码通”的“数字化、可视化、对应化、唯一化”闭环管理模式,推动我区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工作高质量提升。
3、数智赋能疫情研判;科学精准开展综合防治。进一步推进防治监管和疫情大数据分析模式创新,围绕如何打好黄山疫情歼灭战,将全区防控区域科学划分为四个区域,即:疫情防控核心区、疫情防控保护区、疫情防控制区,疫情防控外控区。强化数字赋能,强化赋码信息应用,通过后台大数据比对分析,实时掌握和有效研判疫情整体发生趋势,为科学精准防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数据支撑。我们通过线上后台查看采集信息和线下深入采集小班比对采集信息,精准研判2024年4月1日以来全区枯死松树发生原因,我区疫情整体防控形势不断向好发展,疫情呈零星发生趋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进步压缩。根据疫情研判情况,我区认真制订“一班一策”精准靶向防控策略,扎实开展分区分级综合防控措施,确保疫情不反弹。
4、数智赋能资金监管;确保防控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在全国首创对枯“病”死松树除治和健康松树打孔注药二维码赋码管理,运用大数据管理机制确保每一株除治的枯死病松树和打孔注药保护的健康松树二维码赋码的唯一性、真实性、对应性,真正建成系统全面的大数据库,同时严格以码结算工程款,确保防控资金安全,在综合防控上,运用大数据分析疫情发生原因及疫情发生趋势,精准制订防控措施,实施靶向防控策略,根据防控需要,不断动态调速需防治小班,将打孔注药保护健康松树任务小班规划落地上图,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规范小班进行打孔注药作业,通过实时上传数据监管是否超出作业范围,确保规划与作业完全吻合,将化学防治无人机轨迹落地上图,强化监管机制,确保飞防小班飞到位,防彻底,同时运用数智松防平台大数据分析对比飞防前、飞防后枯死松树发生量变化,使飞防成效评价更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