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黄山区耕地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5日
发布单位:区资规局
发布地点:区政府新闻发布厅
发布人:黄山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方舰
黄山区耕地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黄山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自然资源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这项工作,多次强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向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耕地对我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我们祖祖辈辈赖以生产生活的基础,是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社会稳定、人民祸福、国家兴衰民族发展的大事,保护耕地迫在眉睫。
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我局近年来耕地保护有关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加大学习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一是召开耕地保护工作培训会,共同学习最新的关于耕地保护的政策文件及法律法规,让全体职工切实树牢“保粮食安全首先要保耕地安全”的思想认识,推动耕地保护工作取得实效;二是通过发放耕地保护宣传手册、倡议书、一封信等方式,不断提升耕地保护政策知晓率,强化保护耕地的意识,利用“6.25土地日”等节日,宣传耕地保护政策及法律法规,在全社会营造保护耕地的浓厚氛围;三是联合区直相关部门,加大对经济效益高的农作物品种和技术推广,提高亩产收益,增进耕地利用成效,提升群众珍惜和保护耕地意识。
二、坚持以补定占,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
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加强对耕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审批管理,强化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确保补充耕地数量相等、质量相当,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动态监管。一是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制度。申报建设用地指标时同步完善补充耕地方案,临时用地需占用耕地的,从严审批,压实项目业主复垦义务,严防耕作层被污染破坏。2019年以来,通过自身努力实施新增耕地项目23个,形成耕地占补平衡指标387.63亩,其中形成水田指标319.24亩;二是全力推进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通过农村宅基地和废弃工矿用地复垦,增加我区建设用地指标59.99亩。
三、开展耕地找回,遏制耕地流失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耕地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耕地 “非农化”“非粮化” 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耕地质量和粮食生产能力。为了有效遏制我区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自2021年以来,我区积极开展变更调查流失耕地找回工作,凝聚局各股室、国土所的合力,分组分片包保乡镇,为乡镇提供技术力量和业务指导,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将流失的耕地找回来。根据统计2021-2023年共计找回耕地约5000亩,扭转了我区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遏制了耕地的“非粮化”和抛荒等问题,防止擅自改变耕地种植结构和用途。农田就是农田,只能用于发展种植业,尤其是粮食生产。
四、提高查处力度,保持执法监察高压态势
坚持问题导向、严查严改、综合整治,严厉打击违法占地、破坏耕地行为。一是加大日常巡查力度,把打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的工作职责延伸到乡镇和村组,在全社会形成打击“两违”行为的合力。二是利用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对耕地进行实时监测和动态巡查,对乱占耕地从事非农建设及时预警,做到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特别是对2020年9月以后新增耕地“非农化”问题,发现一起、制止一起、查处一起,坚决做到“零容忍”。自2021年以来,我区共查处土地违法占用耕地案件3宗,完成“非农化”图斑整改300余个。
耕地保护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和民族的生存根基。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好每一寸耕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耕地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注耕地保护工作,积极宣传耕地保护政策法规和工作成效,共同为守护好我们的饭碗田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