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黄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黄山区统计局
(2025年4月21日)
2024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和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较好完成了年初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开创了各项事业新局面。
一、综 合
目前,省、市统计部门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我区2018-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基数进行了修正。初步核算,我区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1.94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74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38.22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92.97亿元,增长4.6%。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49个百分点、1.67个百分点、2.94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97890元,比上年增加3670元。
全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7.6:26.9:6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下降1.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01个百分点。
二、农 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01亿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5.2%。其中,农业产值6.54亿元,增长1.1%;林业产值9.18亿元,增长10.9%;畜牧业产值1.85亿元,下降2.4%;渔业产值1.09亿元,增长3.1%。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7914公顷,其中稻谷种植面积5104公顷,玉米种植面积1884公顷,豆类种植面积759公顷,薯类种植面积167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898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3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760公顷。年末实有茶园面积5047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50659吨,增长0.8%;其中,稻谷产量34816吨,增长1.4%;玉米产量13502吨,下降0.6%;豆类产量1709吨,增长2.1%;薯类产量632吨,下降5.5%。油料产量3332吨,增长4.8%。糖料产量203吨,增长0.5%。蔬菜38001吨,增长1.0%。茶叶产量1663吨,增长4.0%。
年末全区生猪存栏21432头,比上年下降2.0%;全年生猪出栏43688头,下降5.4%。肉类总产量5787吨,下降3.0%。禽蛋类1769吨,增长7.5%。全年水产品产量5096吨,增长3.0%。
202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
|||
产品名称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吨 |
50659 |
0.8 |
稻谷 |
吨 |
34816 |
1.4 |
玉米 |
吨 |
13502 |
-0.6 |
豆类 |
吨 |
1709 |
2.1 |
薯类 |
吨 |
632 |
-5.5 |
油料 |
吨 |
3332 |
4.8 |
花生 |
吨 |
368 |
-2.1 |
油菜籽 |
吨 |
2589 |
6.4 |
糖料 |
吨 |
203 |
0.5 |
茶叶 |
吨 |
1663 |
3.9 |
蔬菜 |
吨 |
38001 |
1.0 |
水果 |
吨 |
1777 |
-1.1 |
肉类 |
吨 |
5787 |
-3.0 |
禽蛋 |
吨 |
1769 |
9.3 |
水产品 |
吨 |
5096 |
3.0 |
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11.06万千瓦,比上年减少1.50万千瓦,同比下降11.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我区工业经济总体平稳。全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27.17亿元,比上年增长6.8%,增速较上年上升4.4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19.1%,拉动经济增长1.3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5.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1.6%,增速比上年上升9.0个百分点。全年工业产品产销率93.14%,比上年下降0.73个百分点。
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7.7%,规上工业企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5.7%。2024年底,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家,比上年末净减少1家。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41.71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利税总额4434万元,同比下降50.8%;实现利润总额6711万元,同比增长261.0%;完成入库税金10943万元,同比下降5.7%。
规模以上工业农产品加工产值同比增长3.7%,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22.1%;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增加值同比增长12.0%,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14.2%。主要工业产品中,精制茶5909吨,下降11.3%;金属门窗7927吨,下降18.7%;商品混凝土416942立方米,下降23.2%;熟肉制品4163吨,增长13.2%。
2024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单 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金属门窗 |
吨 |
7927 |
-18.7 |
商品混凝土 |
立方米 |
416942 |
-23.2 |
塑料制品 |
吨 |
5797 |
9.2 |
精制茶 |
吨 |
5909 |
-11.3 |
熟肉制品 |
吨 |
4163 |
13.2 |
冷冻水产品 |
吨 |
1220 |
7.5 |
水泥 |
吨 |
137966 |
0.0 |
模具 |
套 |
21596 |
-42.6 |
大气污染防治设备 |
台 |
212 |
207.3 |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1.13亿元,比上年增长4.8%,占GDP比重为7.8%,与上年持平。拉动经济增长0.3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7.4%。全年全区具有资质的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共27.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6.2%;竣工面积20.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4%。实现利润总额-784.7万元,下降177.5%。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8.16亿元,比上年增长6.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0.04亿元,增长1.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7.25亿元,增长5.0%;金融业增加值4.80亿元,增长1.9%;房地产业增加值9.44亿元,增长1.9%;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22.45亿元,增长9.3%;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20.59亿元,增长1.4%。
年末全区公路通车里程142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3公里;拥有各类民用汽车30881辆,比上年增长3.5%,其中私人汽车28828辆,比上年增长3.8%。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82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工业投资16.99亿元,同比增长19.5%。
从产业划分来看,第一产业投资1.11亿元,第二产业投资16.83亿元,第三产业投资31.88亿元。从资金情况看,2024年我区民间投资累计完成30.00亿元,同比增长52.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1.5%,比上年上升19.5个百分点。
全年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8.87亿元,比上年下降14.2%。房屋销售面积9.5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6.8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0%;商品房销售额7.59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住宅5.14亿元,同比下降11.9%。
六、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95亿元,同比增长5.4%。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完成12.81亿元,同比增长5.9%,商品零售完成50.14亿元,同比增长5.3%;从分地区看,城镇地区实现零售总额43.50亿元,同比增长5.2%;农村地区实现零售额19.45亿元,同比增长5.8%。
七、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6028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2.3%。其中,出口总额5757万美元,增长25.7%。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91万元,下降63.9%,其中外商直接投资491万元,下降63.9%。全年招商引资项目累计到位资金58.48亿元,同比增长14.0%。
八、文化和旅游
2024年,全区共有群众文艺团体8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量8.7万册(件),其中纸质图书7.9万余册,古籍147册,报刊合订本5400余册,视听文献1847套(件);博物馆1个,藏品2113件(套),藏品数3649件;国家、省、市、区文保单位38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1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11项,市级15项,区级24项(新增省级项目3项,市级项目3项);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99.8%。
全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1535.55万人次、同比增长10.8%。实现旅游收入112.54亿元,同比增长14.1%。接待过夜游客357万人次,同比下降0.8%。2024年底,全区共有旅行社46家,分社11家,网点11家;星级宾馆5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4家;A级旅游景区5处,均为4A级景区。2024年,谭家桥镇获安徽省十五佳红色康养基地,黄山互助公社、途居黄山房车露营地、汤家庄入选皖美消费新场景。评定皖美金宿15家、银宿54家,燕窝里民宿获评皖美金牌民宿20强。
九、财政、金融业
全年完成地方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41亿元,比上年下降4.8%。其中,增值税完成1.62亿元,下降14.1%;企业所得税完成0.20亿元,下降3.8%;个人所得税完成0.10亿元,下降13.3%。财政支出19.71亿元,增长4.3%。其中,科学技术支出 0.24亿元,下降57.2%;卫生健康支出1.53亿元,增长2.0%;教育支出2.77亿元,增长0.2%;农林水事务支出3.84亿元,增长31.2%;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3.91亿元,增长18.1%。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214.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2.3亿元,增长12.1%;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164.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9%。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比为76.0%。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1所,招生614人,在校学生2991人(全日制884人,非全日制2107人),毕业学生393人;普通高中1所,招生501人,在校学生1476人,毕业学生425人;全区普通初中10所,招生1035人,在校学生2944人,毕业学生905人;普通小学41所(含29所教学点),招生1251人,在校学生7079人,毕业学生1161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幼儿园34所,在园幼儿3106人,全区3-5岁幼儿入园率达99.17%。
全年科技经费支出2365万元,比上年下降57.2%。全年共组织3家企业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企业申报省级数字化车间;新增国家和省级绿色工厂各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机器换人”企业10家、“两化”融合贯标认证企业2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3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28家。全年登记吸纳技术合同47项,成交额4.95亿,其中企业吸纳技术合同23项,成交额2.79亿;输出技术合同4项,成交额0.37亿元。全年专利授权155个,其中发明41个、实用新型102个、外观设计12个。
十一、卫生健康和体育
2024年末,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3个,其中:医院4个、卫生院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7个、妇幼保健计生服务站(所)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个体诊所26个;全区医疗卫生人员总数1205人,卫生技术人员103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37人,注册护士440人;全区医院、卫生院床位998张(含黄山疗养院120张床位);行政村卫生室79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87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总村数的100.0%。
全年举办了长三角绿水青山运动会太平湖小铁人三项赛、全国少儿围棋公开赛等精品体育赛事30余场次,吸引参赛群体约6.85万人次。奇瑞露营地入选全国五星级汽车自驾运动营地。以惠友乒乓球训练基地为依托打造“乒乓之城”,全年共接待乒乓赛事、研学团队1.2万人次。
十二、人口、城乡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4年末全区户籍人口15.69万人,比上年减少1290人。出生人口759人,出生率4.83‰,比上年上升0.08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416人,死亡率9.03‰,比上年上升3.62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4.20‰,比上年下降3.35个千分点。202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4.5万人。
2024年,我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27元,比上年增长5.4%;其中工资性收入22707元,同比增长5.5%;经营净收入8115元,同比增长5.4%;财产净收入1590元,同比增长3.1%;转移净收入6815元,同比增长5.6%。
2024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978元,同比增长3.7%;其中工资性收入29780元,同比增长3.8%;经营净收入8300元,同比增长4.1%;财产净收入2438元,同比增长0.8%;转移净收入9460元,同比增长3.7%。
2024年,我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5694元,同比增长6.5%;其中工资性收入13804元,同比增长6.3%;经营净收入7882元,同比增长6.9%;财产净收入523元,同比增长5.2%;转移净收入3485元,同比增长6.4%。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038人。2024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9926人,比上年末增加995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15185,比上年减少4243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3897 人,比上年末增加629 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2357人,比上年末增加344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7009人,比上年增加288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238人次,发放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539.4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7593人次,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2291.7万元。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751万元,比上年增长6.5%。
十三、资源、环境与应急管理
全区行政区域土地面积1747平方公里。全区已建成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总面积4657公顷;其中,九龙峰自然保护区2720公顷;十里山自然保护区1937公顷。2024年当年人工造林(更新)面积200公顷,封山育林1867公顷,退化林修复980公顷,森林抚育12552公顷。年末三调森林面积:136741.99公顷(其中:竹林面积16367.91公顷);全区活立木总蓄积量822万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量 821万立方米,森林亩均蓄积为4立方米;14个乡镇集体林森林蓄积量694万立方米;两个国有林场和九龙峰自然保护区森林总蓄积量127万立方米。全区森林覆盖率为79.95%,林木绿化率83.00%。
2024年我区PM2.5平均浓度22.7微克/立方米,位列全省45个市辖区第3;空气优良天数比例97.5%。太平湖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主要河流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地表水水环境国考、省考、市考监测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城区和乡镇饮用水源水质全年达标率100%,全区水环境质量达到水环境功能区要求,水质状况位列全省105个区县第4。
2024年黄山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工作争取转移支付资金7300万元。全年审批建设项目10件,备案项目60个。完成了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项目,对黄山区全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开展了全面调查,共记录到物种398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106种,省级重点野生保护动植物126种,28种昆虫新分布,1种大型真菌省级新分布。开展双随机、排污许可、危废检查90余次,排查解决各类问题87件次。纠治生态环境问题60余个,下达处罚决定8件,处罚金额27.45万元,签订生态损害赔偿协议2件。
全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起,死亡1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注:1.本公报为各部门提供的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2024年,省、市统计部门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我区2018-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基数进行了修正。
3. 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及房地产开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