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45256/202412-00015 信息分类: 规划计划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发文日期: 2024-12-25
发布机构: 黄山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日期: 2024-12-25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发改委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谋划

作者:黄山区发改委 发布时间:2024-12-25 16:33 信息来源:黄山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阅读次数: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经济平稳运行,结构持续优化。紧跟国内外经济形势,着眼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指导和督促相关部门定期研判经济运行趋势。前三季度,我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3.94亿元、同比增长4.0%,比上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1-11月份,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1.1%,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1%,工业投资增长17.8%,本外币存款增长7.7%,实际到位内资增长19.7%。综合前期经济运行总体情况来看,预计2024年全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8.7%。

(二)项目蹄疾步稳,投资持续发力。印发区重点项目工作推进方案,深入实施有效投资专项行动,1-11月份,全区80个区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0.9亿元,29个续建项目和51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分别完成投资26亿元、14.9亿元,黄山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入选“全省十佳落地项目”。强化项目谋划储备和对上争取,今年以来,争取中央预算内项目4个、资金0.84亿元,国债资金项目1个、1.5亿元;发行地方专项债项目8个、1.36亿元;谋划灾后恢复重建项目22个、总投资4.85亿元,提升防灾减灾能力项目17个、总投资12.34亿元。

(三)产业向新向绿,发展提质增效。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积极落实新兴产业发展奖励政策,对上争取省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制造业贴息9.85万元,企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1-11月份,累计完成战新产值8.78亿元、同比增长0.25%,高技术产值4.24亿元、同比增长11.58%,高技术增加值增速13.1%。加速推动新能源发展,成立区光伏项目协调推进工作专班,推进公共机构屋顶光伏项目建设,持续规范全区分布式光伏项目发展布局。稳步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发挥资源优势谋划大黄山建设-环黄山综合提升项目(一期)。紧抓能耗双控,线上线下开展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同时积极推进“以竹代塑”、节约型机关创建复核、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和反食品浪费评估工作。

(四)持续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认真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积极推进落实审批事项“最多跑一次”,新增认领人防服务事项4项,清单总数达83项。规范高效抓好投资项目审批备案,1-11月份,全区备案项目961个、同比增加320%,审批项目174个、同比上升4.2%。强化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持续开展对标提升行动,积极宣传“中标贷”线上办理,严格执行招标采购文件内、重大项目招标文件联合审查、评标专家日常动态考核、标后履约检查等制度。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认真开展自然人信用信息归集工作,持续推广“信易贷”,《安徽黄山夯实“信用+监管”,助力旅行社行业品质提升》案例评选为“2023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管理案例”。

(五)紧扣区域发展,聚焦重大战略。推深做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机制,制定实施全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4年工作要点任务39项。深化同长三角地区产业合作发展,区主要领导分别前往上海、江苏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拜访光明食品集团、巨人网络集团、祥源控股集团等企业及商会,持续选派优秀干部赴长三角地区体悟实训、跟班学习。聚力提升“大黄山”立体化运作效能,印发实施大黄山建设实施方案、年度要点和推进机制,结合六大高端服务业培育,完成招商图谱总体编制。科学规划三大组团六大片区布局,一体推进“片区+产业+项目”打造,积极构建“多媒体+多平台+多渠道”全媒体传播矩阵,协同共创“烟雨大黄山、心灵栖息地”品牌。

(六)着力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落细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制定区粮食和物资储备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完善应急供应网点建设,建立成品粮冬季临时储备,调整粮油市场价格监测点,我区粮食安全年度考核结果连续三年位于全市前列。精准推进“50+1”项民生实事,多层次、多角度宣传民生实事政策,1-11月份,50+1项民生实事59项主要监测指标综合进度100%,已全面完成年度目标。加强重要商品保供稳价和重要民生价费监管,持续推进惠民菜篮子工程,严格规范商品房价格备案管理。

二、2025年工作谋划

(一)在稳定经济运行上求突破。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眼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主动应对经济运行趋势,牵头启动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编制,积极发挥区经济运行工作专班作用,会同相关部门建立经济指标监测分析机制,指导和督促相关部门定期研判经济运行趋势,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二)在推进项目建设上求突破。牢固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导向,持续深入实施有效投资专项行动,围绕国家鼓励扶持的关键领域,早启动2025年度项目谋划储备工作。主动与国家和省直、市直主管部门对接沟通,及时掌握最新政策导向、支持领域和具体要求,研究、跟踪解读最新相关政策,加大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银行融资申报争取力度,争取更多项目获得上级资金支持。

(三)在集聚产业动能上求突破。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培育,加强企业入规入库指导。快速推进现代服务业,积极开展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园区培育争创,加大对新开业和“规下升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的摸排力度。积极推动冷链物流发展。持续厚植优质生态底色,规范分布式光伏项目有序发展,合力规划布局充电桩建设,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进一步完善我区VEP项目储备库,推进落实“以竹代塑”五年行动,确保试点创建取得积极成效。

(四)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求突破。持续创优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守好项目审批、备案第一道窗口。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安徽省“双公示”信用信息公开评估等制度,持续提升数据归集数量和质量。进一步加强招投标领域管理,压实招标人主体责任,常态化开展招投标事中、事后监管和远程异地评标评审,推动跨地区跨行业充分共享优质专家资源。

(五)在落实区域发展上求突破。落实落细大黄山建设各项工作要求,聚焦两大省市重点片区建设,动态完善实施产品、场景和活动赛事计划,加快培育打造一批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定期调度重点项目、招商项目实施进度,不断凝聚强大合力。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进一步完善我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机制,学习借鉴沪苏浙先进经验,持续开展对标学习,全力拓展与沪苏浙在项目招引、文旅合作和农产品市场互联互通,助推一体化合作加快向机制化、深层次迈进。

(六)在全力保障民生上求突破。严格制定民生实事全年工作方案,及时细化分解工作任务,紧抓民生实事实施进度,推动民生实事落地生效,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知晓率。压紧压实粮食安全生产责任,坚持统筹兼顾,提升粮食产后服务中心运营水平,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民生价格监管,持续做好惠民菜篮子门店运营、商品房价格备案、农副产品价格信息监测等工作,确保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