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政协黄山区第九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第105号提案的答复
刘波委员:
您在区政协九届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助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黄山区养老工作始终坚持围绕落实好党和政府惠老政策托底保障职责,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注重规划引领
2023年根据省市要求,区民政局已经进入区规委会,现在修编完善区域村庄布点和村建建设规划,民政部门均参与规划,要求编制规划时,在人口聚集地、中心村要规划建设养老服务设施。
二、推进机构建设
一是全区现有农村养老机构13家,床位975张。二是大力实施三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区、乡镇、城市社区已实现全覆盖,已建成村(居)养老服务站32个。三是实施养老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争取政府专项债资金1.63亿元,建设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目前城区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区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养护中心、新华乡养老服务中心等项目正在建设中,累计完成投资5200万元,2024年预计到位资金3400万元。项目建成后,对全区养老机构进行整合,拟由13家合并为8家。
三、探索公建民营
鼓励公办养老机构保证公益属性的前提下,实行社会化运营。2023年成功引进上海九如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城区老年公寓,开展社会化养老服务,目前收住老人37人。2024年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引进安徽悠南山养老产业有限公司运营焦村镇养老服务中心,目前正在进行精装修,7月份可以正式运营。
四、推动医养结合
一是积极探索机构医养模式。全面推进“医养”结合深度合作,13家乡镇卫生院与所在地敬老院签订医养结合协议,定期安排医护人员上门服务。开通老年人绿色通道,切实解决老年人看病难问题,扩大医养结合服务供给。二是积极创造养老孝老敬老氛围。通过提升老年人居住环境,优化老年人健康体检,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龙北社区被命名为国家级示范性友好老年社区,芙蓉社区、平东社区被命名为省级示范性友好老年社区,龙西社区被命名为省级“敬老文明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仙源镇卫生院、汤口镇卫生院被命名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中心,仙源镇卫生院被命名为省级优质医养结合示范中心。
五、强化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民政、人社每年都会组织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相关职业的技能培训,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专业水平,经职业技能鉴定合格的,发给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实行持证上岗。二是落实就业扶持政策。根据《黄山市养老从业人员学费补偿和入职奖补实施办法》,对养老从业人员学费补偿和入职奖补补助标准、申报程序、资金安排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学费补偿标准一般为一次性补助2000元、4000元。入职奖补标准一般为一次性补助2000元、8000元。三是开发就业岗位。在养老机构开发就业岗位,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从事养老服务,并扶持发展各类为老服务志愿组织,开展社会养老服务志愿活动。
六、注重宣传引导
通过主流媒体和各类自媒体,广泛开展敬老爱老主题教育活动,最重要的是需要全社会转变观念,促进养老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不只是老年群体的重大关切,还关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安康,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幸福晚年,要切实提高社会各界对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为老服务的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把对老年人的关爱投射到方方面面,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人人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最后,感谢您对我区老龄事业的关心,并恳请您继续关注和支持我区老龄事业建设和发展,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办复类别:A类
联系单位:黄山区民政局
联系电话:8509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