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区户外“驴行”古道线路推荐
位于乌石镇至焦村镇,全长8公里,宽1.5米,为太平通往广阳、池州的重要古官道之一。穰岭古道连接黄山北麓的焦村镇和太平湖畔的乌石镇,沿途风光秀丽、景致秀美。花岗岩铺就的登山步道,全长8公里,宽1.5米,横亘于崇山峻岭中,为太平通往广阳、池州的重要古官道之一。古道石条之长之宽,踩磨之润滑,工程之浩大,令人赞叹。古道连接秧溪河和舒溪河两大流域,沿途有毛坦电站、永庆庵、湿地等风光。
该古道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往今来,焦村境内有无数香客过穰岭,走华坑,上九华祈拜地藏王;清咸丰年间,百姓翻越穰岭逃离家乡,避战火;上世纪40年代焦村方向的无数青年登上穰岭,奔往崇实中学,追求理想,走上革命道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沿江支队曾多次翻越穰岭往返乌石、焦村、汪王岭等地开展革命斗争活动。如今古道石阶保存完整,道旁的山泉池,仍在不停地流淌着甘甜的山泉水,古道只要稍加修缮即可使用。
二、必吉岭古道
位于黄山市黄山区永丰乡,现存长2.5公里,宽约1.5米,始建于明代,是太平古道北线主入口,现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必吉岭古道位于黄山市黄山区永丰乡,池州市青阳县和宣城市泾县交界处,是太平古道北线主入口。始建于明代,是当地郡守征调民众开辟的通往沿江、中原的战略要道,同时也是连接古徽州府和安庆府的重要官道,徽商兴起后,更是成为重要的粮食、盐和山产的运输要道。现存长2.5公里,宽约1.5米,花岗岩条石铺设,道路陡峭,蜿蜒曲折,现基本保存完好。
必吉岭之巅,有一座建于元末,名为“五福”的古庙。庙内上下四旁均用花岗岩石建造,不用寸木片瓦,故称“石屋”,3间硬山式,现为市级文保单位。该古道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福神会重要载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三至十五日,岭下村民男性青年扮成正神,列队正步出巡,从省保单位苏氏宗祠出发,经必吉岭古道往五福庙祈求五福齐全,设坛祭祀,古道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2014年12月黄山区人民政府将必吉岭古道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6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桃岭古道
位于黄山区乌石镇至焦村镇郭村村。黄山区境内长约8公里,宽约1.5米。是古徽州到池州的交通干线,也是大通、池州、青阳至黟县、屯溪、江西的主干道。桃岭古道是青(阳)黟(县)古道的一部分,位于焦村镇境内,由桃坑至郭村石壁山林中,古道为青石条铺砌,长约8公里,宽约1.5米,保存较为完整,又称桃岭古道、乾隆古道。古道古板大部分尚在,整条古道原有三个路亭(均毁),周王庙遗址也位于古道边。古道修建于清代,是古代徽州到池州的交通干线,也是大通、池州、青阳至黟县、屯溪、江西的主干道。北起青阳沙济,经广阳、夏村、乌石、桃坑、桃岭、郭村、山河,翻越羊栈岭至黟县际联。路面铺设青石板,当年“徽州担”的徽商就是沿着这条古通衢将山区的木竹、茶笋等土特产运往大商埠,将城镇的丝绸、布匹、盐、烟、日用百货挑往山区,古道联系着长江和新安江两大水系的贸易往来。《太平县志》“三府会馆记”中的描述,也印证了桃岭古道具有较为深远的历史性和文化性的特征。昔日古道上人来人往,穿梭如织。石壁下原有十多家客栈,流传着无数“长亭送别”的故事,当地民谣依稀可见古道的盛况:枞阳票子崭崭新,中朋不歇歇桃坑,桃坑有个好观音,腊梅一枝花,来珍盖过她。
四、樵山岭古道
位于新明乡,建于清道光、咸丰年间,南起仙源,北至泾县铜山止。全程20公里,黄山区境内约2公里,宽约1.1米。樵山岭古道又叫仙铜古道,建于清道光、咸丰年间,南起仙源,经万金岭、蓝水河、桃河、浮溪口、王柴坑,翻越樵山岭、查家,北至泾县铜山止。全程20公里,黄山区新明乡境内约2公里,宽约1.1米。樵山岭位于黄山区新明乡樵山村,海拔553米。革命战争年代,樵山是中共游击队的根据地,李步新、胡明、刘奎等主要依据此地开展武装斗争,历史上著名的“樵山八十三天保卫战”就是在此古道一举摆开战场。皖南事变前,周恩来、叶挺等到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曾两次往返此道。因此,该古道又有“红色古道”之美誉。
五、箬岭古道
位于谭家桥镇,以东黄山村岭脚组为起点,经大关洞向南行,过歙县茶坦到茅舍,全程约15公里,其中黄山区段8.1公里。是黄山区目前保存最好,也是最长的一条徽州古道。箬岭古道位于黄山市黄山区、歙县及宣城市绩溪县、旌德县四县交界处,有东箬岭古道和西箬岭古道之分。以黄山区谭家桥镇东黄山村岭脚组为起点,经大关洞向南行,过歙县茶坦到茅舍,全程约15公里(其中黄山区段8.1公里),为西箬岭古道;出大关洞后向东北方向行,过天星洞到旌德县白地旌旗厂,全程约20公里,为东箬岭古道。现旌德人称之“旌歙古道”,歙县人称之“徽青古道”,太平人称之“隋唐古道”。该古道多为石板道,大部分保存完好,现存有越国公汪华“忠烈庙”遗址和很多庙宇、关门等古建筑,是目前保存最好,也是最长的一条徽州古道。
近年来,因其历史悠久、保存较好、沿途环境优美,日益成为了各地户外运动爱好者的旅游胜地。谭家桥镇从2013年起,紧紧围绕“挖掘保护古道历史文化、打造户外运动旅游品牌”的目标,坚持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政府推动与社会参与相结合、近期规划与远期规划相结合的总体思路,采取修缮、管理、利用三管齐下的手段,取得了保护开发工作的初步成效。2014年止,已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实施古道综合整治项目,对古道破损的青石板进行整修,新建旅游停车场400平方米、古道入口道路1500米,完成入口公厕、景观台、休息亭和旅游线路标示牌等设施建设,并与旌德县从2013年起,联合举办“徒步东黄山、醉美古道行”箬岭(旌歙)古道徒步旅游活动,一年春秋两季各举办一次。2014年10月25日举行的秋季活动,吸引上海、杭州、南京以及安徽省内的户外运动俱乐部及爱好者500余人参加,进一步提高了黄山徒步旅游和徽文化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