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45598/202407-00029 信息分类: 规划计划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发文日期: 2024-07-16
发布机构: 黄山区文化旅游体育局 发布日期: 2024-07-16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无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黄山区文旅体局2024年上半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及下半年工作举措

作者:黄山区文化旅游体育局 发布时间:2024-07-16 08:29 信息来源:黄山区文化旅游体育局 阅读次数:

2024年,区文旅体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聚焦大黄山核心区定位,落实“1+7+N”总体布局,锚定“高水平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目标,深入推进文旅体融合发展。我区第四次入选“中国最美县域”“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百强县”榜单。2024年1-6月份,全区共接待境内外游客556.67万人次,同比增长10.58%;旅游总收入45.99亿元,同比增长11.03%。

一、上半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全域旅游发展能级增强。一是高标准谋划“大黄山”建设。会同发改委编制大黄山建设实施方案、2024年工作要点,建立工作推进机制,推动落实“1366”总体发展思路,“山水村夜”文旅产业新坐标系加快构建。强化黄山区与黄山风景区全域旅游联动,围绕高铁旅游、宣传营销、培育业态、市场管理等重点内容落实协作联动“10件事”,推动一体发展,有机互融。二是突出项目支撑。摸排登记“大黄山”文旅资源点374个,编制文旅产业招商项目44个,制作《黄山区文旅招商项目指南》。围绕“大黄山”六大高端服务业,谋划体育文化中心、轩辕文化展示中心等文旅类项目25个,总投资59.79亿元。加快实施东黄山国际会展中心、建国熹上酒店、建国饭店等重大支撑项目27个,今年计划完成14.74亿元,1-6月份完成投资10.18亿元,时序进度69%。黄山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入选“全省十佳落地项目”。新签约项目4个(仙源古城开发项目和农旅项目、古床二期、希尔顿欢朋酒店项目、惠友乒乓球基地项目),总签约金额4.6亿元,三是优化业态培育。启动全域景区化创建试点,确定景区城、镇、村、街以及风景道11家创建主体,制定创建工作方案。住宿产品不断丰富,隐秘之境、漫心府、亚朵酒店等完成改造对外营业,翡翠人家山屿溪民宿完成装修改造计划7月份对外营业。业态场景更替焕新;汉实国际文化园筹备开放;东里生态园进一步丰富丛林CS、迷你高尔夫等体验项目;汤家庄村推出水上飞人、浆板等娱乐项目;途居黄山露营地新建全国第一处房车邮局。四是推进品牌创建。15家高端民宿获评皖美金牌民宿,54家精品民宿获评皖美银牌民宿,其中,燕窝里民宿入围2024年度皖美金牌民宿20强。黄山首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黄山松石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黄山祥云九龙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黄山芙蓉谷文旅发展有限公司、黄山市维笙徽映大酒店有限公司等七家企业申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先进集体。

(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一是加强公共场馆服务。常态化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对外开放,督促全区17个公共文化场馆做好免费开放工作。上半年,各场馆服务人次超4万人次开展阅读、展览、娱乐等文化活动200余场次,三馆送基层及志愿活动50余场次。二是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各文化阵地充分利用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开展主题节庆活动、知识讲座培训、全民健身运动等多种群文活动200余场。举办“四季村晚”暨非遗年货节、奇石文化旅游节、第七届“市民文化节”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非遗宣传展示活动、非遗廉洁文艺作品展览等大型文化活动5场次。各乡镇、村抓住节日节点,开展文艺汇演、民俗表演、送祝福、公益课堂、趣味运动、志愿服务、征文等各类活动120余场次。开展“送戏进万村”14场次,送戏进景区14场次,完成农村公益电影180场次放映任务。三是推动文艺精品创作。引导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激发创作积极性。培育戏曲创作孵化项目,2024年度申报两部黄梅小戏——《逆风飞翔》《听漏》;积极组织申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积极开展文学艺术类创作:文学类——散文集《住在鸟的旁边》、小说集《猷州异闻录》;拍摄网络文学艺术作品:微短剧——《完美拍档》《杜鹃红》。

(三)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一是开展文物“四普”。永丰乡入选全省唯一古建筑普查示范点,已于5月20日至6月1日顺利完成试点工作,其间,周明洁厅长实地调研,并对我区文物普查试点工作充分肯定。目前,在试点经验基础上,全区文物普查于6月11日全面铺开。二是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实施程氏宗祠消防工程、安防工程、三甲祠(享堂、义仓、东西庑廊)修缮工程、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黄山报》旧址及皖南地委旧址展示利用工程、轩辕古刹维修利用工程等文保项目。目前,三甲祠(享堂、义仓、东西庑廊)修缮工程、轩辕古刹维修利用工程已全面完工,通过验收。安徽省首个县级遗址公园—蒋家山遗址公园对外开放,结合现代多媒体科技手段全方位展现早期黄山人的生活画卷。三是加大非遗传承展示。评定吉庆鱼灯、徽州麦杆画、太平剪纸、太平面条等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7项。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举办非遗过大年、“徽州百工”黄山区第十届太平猴魁手工制作技艺大赛、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第七届“市民文化节”、“廉洁太平魅力非遗”廉洁文创作品展等活动。四是深挖地方饮食文化。编制《太平之味》美食画册,拍摄“太平之味”美食宣传片、臭鳜鱼宣传片进行宣传推广。开展“「臭味相投」美食团”打卡宣传,探秘黄山臭鳜鱼生产基地,打卡黄山区美食体验店,6条视频全网播放量100万+次。

(四)文旅体市场营销有声有色。一是主题活动打响品牌。举办2024黄山市全域文旅新品系列发布暨“居黄山·享太平”黄山区重大项目签约开工仪式,推出“清新美宿”“亲水乐动”“春山问茶”“文化研学”“轻松躺营”“最燃赛事”“摩旅自驾”“和美村游”“银发康养”九大新文旅产品。协助举办百年汽车品牌“林肯”新车上市发布会、二月二龙腾黄山南、2024黄山笋竹节、第十八届太平猴魁茶文化旅游节、2024全国汽车(房车)露营集结赛大黄山站赛、“赏春大黄山 相约翡翠谷”驾游川藏线、黄山西站首发庆典、首届赏石文化旅游节、宝马车主联谊会、无极机车“宠粉节”等活动。二是围绕西站拓展高铁市场。在池黄高铁开通当天,联合上海铁路国旅组织“千人高铁专列团走进黄山区”活动。举办 5 ·19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暨黄山区&神州租车“驾游大黄山 自在去旅行”战略合作启动仪式,引进神州租车项目落地黄山西站,签订“交通+文旅”战略合作协议。紧盯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开通,组织文旅企业走进首发列车,通过互动表演、非遗展示、赠送文创伴手礼和门票等方式推介黄山区美景、美物。与上海国旅达成合作,在长三角区域旅行社推广黄山区定制高铁游线路产品。赴武汉举办“四季黄山 相约夏天”文旅产品发布会。三是优惠政策集聚市场人气。组织区内4A及景区持续开展“周三免票日”活动;在“三八节”、毕业季和暑期等节点,组织引导文旅企业推出优惠政策。针对黄山西站落地游客,联合黄山风景区推出黄山+太平湖景区优惠套票,组织区内10家景区点、51家宾馆、民宿,20家美食体验店,22家农特产品企业推出高铁优惠月活动。四是提升新媒体矩阵声量。聚焦“年礼”“年味”“寻龙”,在中新网、黄山交通广播、黄山市文旅、黄山区融媒、黄山区文旅等新媒体平台投放一批短视频推广,播放量100万+次;围绕池黄高铁开通、黄山西站投入运营,翡翠谷章子怡打卡等热点进行短视频营销;拍摄制作“太平之味”美食宣传片、臭鳜鱼宣传片线上宣传推广。截至7月9日,“黄山区文旅”微信公众号发稿427篇,视频号发布81篇,微博发文222篇,抖音号发布71篇。

(五)运动休闲目的地建设持续推进。一是扎实推进快乐健身行动。结合口袋体育公园、和美乡村建设、国球两进、百姓健身房等建设任务要求,确定8个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目标正在建设中。开展各类赛事活动近10场,参与人数近万人次。充分发挥成晚练点和协会指导员作用,开展体育项目技能培训1800人次。二是积极开展青少年体育。开展黄山区第六届中小学生乒乓球联赛。开展2024年运动员注册工作,共计注册乒乓球、足球、武术、跆拳道、田径运动员31名。根据2024年市各项锦标赛的参赛要求,积极组队参加市级比赛。三是发展运动休闲的产业。今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各类精品体育赛事10场次,吸引参赛群体约1.975万人次,带动文旅、商贸等消费2360万余元。

(六)筑牢行业安全防线。一是抓牢安全生产。开展景区景点(网红打卡点、乡村旅游点、自然景观、旅游新业态等)安全大排查大整改行动,联合应急、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对于排查出的风险隐患分级建立台账清单,共检查发现隐患24处,已全部整改完成。二是抓好假日安全。上半年,聚焦节前、节中等重点时段,提前谋划部署,全区旅指委部门之间进一步健全协调联络机制,加强沟通联动、信息互通,开展涉旅安全和市场检查,突出抓好春节、五一、端午等假日旅游安全工作,全方位保障假日旅游秩序。三是强化文旅市场监管。1-6月份,累计受理办结旅游投诉共计62起,满意率100%,帮助游客挽回损失理赔金额30711元。依法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4件,其中,广播电视类5起、出版类1起、旅游8起,罚没款40445元。约谈导游1家、约谈旅行社1家。

二、下半年重点工作举措

以“大黄山建设大幕全面拉开之年”为契机,推进一批牵引性的项目,打造一批带流量新产品、新业态,推出一批文旅新线路、新场景,全区旅游接待量同比增长10%以上、突破1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12%以上、突破110亿元,过夜登记游客超360万人次。重点落实好以下 项重点工作。

一是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加快实施太平湖健康中国展示中心、浆板体验中心、庄里口袋体育公园等项目,持续跟进黄山国际会展中心、东黄山高端酒店群、携泰康养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推进兴村程氏宗祠消防工程、兴村程氏宗祠安防工程项目建设。继续对接黄山仙翀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签订招商协议,计划投资4800万元。配合组建区属国资农文旅公司,加快公司实体化运作。

二是实施文化赋能工程。完成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申报省级文保单位不少于4家。实施程氏宗祠、三甲祠等文物保护修缮工程,推动轩辕古刹、《黄山报》及皖南地委旧址展示利用。系统推出文博展览、非遗展示、民俗展演、茶艺展示、戏曲音乐等文化服务产品,全面推进文化活动产品进街区、进景区、进乡村。推进非遗工坊、非遗保护传承基地建设,开展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推荐评选。

三是推进全域景区化试点建设。以高品质建设全域景区化示范点为目标,推进11家重点城区、重点乡镇、重点村、特色街区和风景道、品质化、精致化、融合化打造。开放浦溪河休闲旅游区游客服务中心,提升蒋家山遗址公园展陈业态,启动浦溪河4A级景区创建,加快建设浦溪河河滨经济带,积极推动产城旅融合发展。开展乡村旅游421创建,组织耿城镇沟村村、甘棠镇庄里村申报全省第三批“精品主题村”,龙门乡轮渡村申报“特色美食村”,汤口镇黄山云雾茶博物馆申报“后备箱工程基地”,指导乡镇创建“小而美”双微提升点。

四是培育运动休闲产业。完成《环太平湖运动休闲基地产业策划》《太平湖运动休闲小镇三年提升行动计划》编制,提速太平湖水上运动公共服务中心、桨板运动体验中心等项目建设,持续培育水上运动休闲产品,精心组织“黄山松”全国少儿围棋公开赛、“黄山行”全国门球邀请赛、安徽省青少年魔方比赛、安徽省青少年科学记忆大赛、第七届国际商学院黄山挑战赛、环黄山国际自行车赛、环太平湖自行车赛等赛事活动13场次。

五是多维度营销宣传推广。建立“多媒体+多平台+多渠道”、“主流媒体+文旅达人+文旅推介官”全媒体传播矩阵。大力发展高铁经济,抢抓暑期毕业季、十一等黄金节点,精准投放一批高铁旅游线路攻略、短视频,精心推出一批优惠政策、主题线路、专题推介,靶向开展重点城市营销推广,丰富拓展“居黄山·享太平”第二居所品牌内涵,升级打造全区农事节庆、文旅展示、体育赛事等特色活动品牌,全方位提升文旅品牌传播力和影响力。

六是提升管理服务质量。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导览导视系统建设,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管水平。深化旅游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优化旅游“红黑榜”、信用评价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开展A级景区服务质量专项整治行动,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加强旅指委成员单位联动机制,进一步筑牢假日旅游安全,凝聚旅游产业发展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