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口镇
汤口镇,副县级建制镇,隶属于安徽黄山市黄山区,是黄山风景区最重要的生活服务基地和旅游接待基地,素有“黄山门户”之称。镇域面积129平方公里,辖三村一居(山岔、芳村、冈村、汤口居),74个村民组,人口11847人。汤口镇域现有翡翠谷、九龙瀑等五家景区点;市场主体2170余户,其中住宿接待单位530余家,精品民宿60余家,总接待床位2.5万余张。近年来,汤口镇先后先后获得安徽省“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称号、首批安徽省旅游小镇创建示范单位、安徽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安徽省首届文明乡镇、安徽省文明乡镇、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等众多荣誉,黄山南大门商文旅融合发展集聚区成功入选省级集聚区。
一、历史沿革
汤口镇现在所辖范围,从秦初(前211)置歙县至1983年12月,一直属歙县,其上属随歙县上属变革而改变所属郡州。春秋时,属吴,战国时初属越,后属楚。楚、汉、三国时,先后属会稽郡、丹阳郡、新都郡。晋时,属新安郡。隋、唐、北宋时,属歙州。北宋宣和三年(1121)歙州改称徽州。从此,经南宋、元、明至清,皆属徽州。民国时期,先后属安徽省直辖、芜湖道、安徽第七行政督察区、皖南行署、皖南行署第七行政督察区、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汤口镇柘木岭,从南宋建炎(1127~1130),经元、明至清乾隆十三年(1748)的618多年中,一直是黄山巡检司所在地。1949年4月27日,黄山、汤口解放;28日,歙县解放。1950年5月至1983年11月,歙县先后属皖南区人民行政公署、徽州专区、芜湖专区、徽州专区,汤口镇现在辖区先后属歙县黄山区,称黄山人民公社。1983年12月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太平县建制,设立黄山市(县级)直属安徽省,歙县黄山乡(原为黄山公社,7月改为黄山乡,即现汤口镇)被划进黄山市(县级)。1985年1月,经黄山市(县级)人民政府批准,黄山乡改为汤口镇,1987年11月27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安徽省调整徽州地区行政区划的批复》,撤销徽州地区,设立地级黄山市(市政府驻屯溪),撤消县级黄山市,改为黄山区,汤口镇隶属黄山区。
汤口镇4个行政村是:汤口社区、山岔村、芳村、冈村,镇政府设在汤口。勤劳朴实、热情好客的汤口人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的“龙文化”以及永恒的“爱情”文化,成功举办第十八届中国黄山七夕情人节系列活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先后开发了翡翠人家、寨西新村、逍遥水街、天湖新村和浮溪生态农家、芳村新村等6处农家乐旅游接待示范区。游客居住农家,不仅可以品尝到独具特色的徽州农家菜,还可以体验农村生活,别有一番情趣。其中翡翠人家是首批“安徽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也是安徽省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目前,汤口镇加快旅游转型升级,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着力推动传统景区转型升级,先后建成户外婚礼基地、谷口水上乐园等新场景,开发潜水、溯溪等新业态,创意“恋”钥匙扣等新产品,推动从看山看水向赏山赏水品文化转变。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和闲置资产盘活,建成汉实国际文化园、隐秘之境民宿、鹿鸣谷民宿、东里生态园,打造云谷商业街、青山见音乐泳池、徽人山“徽客厅”和“乡村咖啡屋”等,引进翡翠谷“山屿溪”民宿,有效推动休闲观光游向沉浸式体验游转变。围绕做好做活“茶”文章,开展“黄山云雾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建成大坪山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升级莫问茶號博物馆、耕香园国茶博物馆,开发莫问半山“茶灸贴”、黄山云雾茶与武夷岩茶联名款“咫尺青绿”等伴手礼,以“三茶”统筹发展推动茶旅深度融合。
二、旅游资源
汤口镇境内山峦叠嶂,植被丰茂,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旅游资源有8大主类、19个亚类、33个基本类型。目前已成功开发了国家4A级景区翡翠谷、九龙瀑,黄山野生猴谷、凤凰源、香溪漂流、天湖景区6大景区。峡谷幽深,悬瀑飞落,谭池溢彩,多姿多彩的水景与雄奇壮观的山景相互依存,与“黄山一脉相承,山水互补”,构成了人间仙境。境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分布有槠、栎、樟、楠、檫、三尖杉等珍贵树种,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云豹、黑麂、麋鹿、长尾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灵猫、大青猴、短尾猴、相思鸟、棘胸蛙、娃娃鱼等。镇域内山场面积广阔,林业用地17.53万亩,占镇域面积的94%,是省“毛竹之乡”之一。全镇有竹园3万多亩,活竹蓄积量660万根,年产毛竹50万根;
这里也是“黄山毛峰”的原产地之一,汤口镇绿茶制作技艺(黄山云雾茶)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全镇共有茶园8061亩,平均海拔均在500米以上,茶叶品质优良,年产干茶可达90余吨、总产值3100余万元。
汤口镇根据修编的《汤口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围绕旅游六要素,大力完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目前,境内拥有旅游社28家,餐饮住宿单位540家,总接待床位2.5万余张,床位100间以上的规模酒店70余家;私营餐馆、超市、购物点达1200户。大力发展民宿产业,丰富旅游接待产品,先后建成鹿鸣谷、云门山居、云上等一批精品民宿。
三、经济发展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承上启下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镇上下,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奋力拔头筹、争上游,经济运行稳进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2024年以来,预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均超年度任务的20%以上。
四、社会事业
1995年,汤口镇成立了全省第一个陶研会,学陶师陶蔚然成风。全镇在校学生 1630 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 100% 。投资 700 多万元的汤口达成医院投入使用;随城镇框架拉大,绿化、亮化、美化建设快速推进。2007年,完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故事的挖掘与整理,建成了冈村农民科技文化活动中心。2022年,顺利实施9项民生工程,认真落实暖民心行动,持续推进民生实事“15分钟健身圈”建设工作,努力打造健身有地方、运动有技能、活动有氛围的全民健身新格局。出色完成全市陶研现场会承办、全区“百场演出进百村”配合任务;成功举办第二届“汤口镇文艺汇演”、第二届“我与汤口”文化作品摄影展;规范了数字电影放映工作,较好地满足了群众尤其是边远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与此同时,汤口镇在国家实行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的基础上进一步免除了学生教辅用书和作业本等费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除此之外,汤口镇还开展了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奖教奖学和大学生奖励助学等优惠政策,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逐年提高教育经费,加大对教育投入力度。同时,实行区、镇两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行机制,农村大病救助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数字汤口”建设全面启动,城镇发展与国际化接轨得到进一步深化。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局面。